[發明專利]一種高強、高導電、高延伸性銅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8340.4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2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毅;李瑞卿;許倩倩;柴哲;田保紅;劉勇;龍永強;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9/00 | 分類號: | C22C9/00;C22C1/02;C22F1/08;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羅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導電 延伸 銅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強、高導電、高延伸性銅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0.5~1.5%的鉻,0.3~0.5%的鋯,0.1~0.3%的鎳,0.2~0.5%的鈦,0.2~0.4%的錳,余量為銅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高導電、高延伸性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熔煉、鑄模:將金屬原料放入高頻真空熔煉爐內進行熔煉,抽真空至爐內壓強為5×10-2Pa,然后充入氮氣至爐內壓強為0.05MPa,控制熔煉溫度為1200~1300℃,熔融后注入鑄模,形成鑄錠,所述澆筑溫度控制在1100~1200℃;
(2)鑄鍛:將步驟(1)得到的鑄錠加熱至800~950℃,保溫1~3小時,然后鍛造加工形成棒材,鍛造變形量60~80%,得到棒坯;
(3)固溶處理:將步驟(2)的棒坯裝入熱處理爐中,在850~950℃下保溫1~2小時,然后進行水淬;
(4)拉拔變形:將步驟(3)固溶處理后的合金進行拉拔變形,變形量為20~40%;
(5)時效處理和冷軋變形:將步驟(4)拉拔變形后的合金進行時效處理,時效溫度為350~500℃,保溫2~10小時,之后進行冷軋變形,變形量為20~80%。
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高強、高導電、高延伸性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時效處理和冷軋變形的方法為:先在時效溫度400~500℃下保溫2~4小時,進行第一次冷軋變形,變形量為50~80%;然后在時效溫度450~500℃下保溫2~4小時,再進行第二次冷軋變形,變形量為60~80%。
4.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高強、高導電、高延伸性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時效處理和冷軋變形的方法為:先在時效溫度480℃下保溫2小時,進行第一次冷軋變形,變形量為40%;之后在時效溫度450℃下保溫2~4小時,進行第二次冷軋變形,變形量為40~60%;然后在時效溫度450℃下保溫4小時,再進行第三次冷軋變形,變形量為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83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微電網系統的混合模型神經網絡短期負荷預測方法
- 下一篇:銷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