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靶優先著陸控制的通用導向鉆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7460.2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3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修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4/00 | 分類號: | E21B4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劉華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先 著陸 控制 通用 導向 鉆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鉆井工程技術,尤其涉及一種中靶優先著陸控制的通用導向鉆井方法。
背景技術
井眼軌跡控制是一個復雜的多擾動控制過程,要使實鉆軌跡與設計軌道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工程上允許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當二者誤差較大時,則需要修正設計從當前井底到靶點的井眼軌道。這種修正軌道(也稱待鉆井眼)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案:一是中靶控制方案,中靶控制方案只要求擊中給定的靶區,而對進入靶區的井斜角和方位角沒有嚴格的限制;二是軟著陸控制方案,軟著陸控制方案既給定了入靶位置,也給定了入靶方向。
無論是中靶控制方案還是軟著陸控制方案,現有技術至少需要2個井段甚至多達5個井段,而每個井段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導向鉆井方式和工藝技術參數,并且需要進行若干次的起下鉆。在鉆井施工過程中,鉆頭距離靶區窗口越近,其軌跡控制要求越高。水平井著陸控制的關鍵階段往往位于距靶區窗口數十米的范圍內,此時不僅要滿足著陸入靶要求,還應盡量采用最簡單的工藝及工序,減少施工難度,提高井身質量。
目前,已有一些關于定向井中靶控制和水平井軟著陸控制的設計方法,但是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1)鉆井工藝復雜,需要多個井段才能實現著陸入靶;(2)對于定向井、水平井等不同的井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著陸控制方案及其設計方法,沒有適用于不同井型的通用控制方法;(3)對于滑動導向鉆井、旋轉導向鉆井等不同的導向鉆井方式,需要分別提供不同的著陸控制方法,沒有適用于不同導向鉆井方式的通用控制方法;(4)沒有適用于復合導向鉆井的著陸控制方法,也沒有著陸控制方案的優化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了一種中靶優先著陸控制的通用導向鉆井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根據隨鉆測量所獲取的測斜數據,按實際使用的導向鉆井工藝,采用外推法來計算井底點(b)的軌跡參數,所述軌跡參數包括所述井底點(b)的井斜角、方位角和空間坐標;
S102、在靶平面上選定入靶點(e)的位置,計算入靶點(e)的空間坐標,所述空間坐標是指井口坐標系下的北坐標、東坐標和垂深坐標;
S103、建立著陸軌跡的約束方程,按著陸控制的導向鉆井工藝求解所述約束方程,得到著陸軌跡的軌跡特征參數和井段長度;
S104、基于所述井底點(b)的軌跡參數、著陸軌跡的軌跡特征參數和井段長度,計算入靶方向,所述入靶方向包括入靶井斜角和方位角,如果入靶方向滿足工程要求,則著陸軌跡的控制方案可行,執行下一個步驟,否則,調整入靶點位置并返回到步驟S102,重復執行步驟S102到S104以獲得滿足工程要求的入靶方向;
S105、繼續優化著陸控制方案,用縱橫網格線將靶區窗口劃分成多個網格單元,分別將每個縱橫網格線的交點作為一個入靶點位置,然后采用步驟S102到步驟S104的方法計算各入靶位置所對應的入靶方向,結合工程實際綜合考慮入靶位置和入靶方向選出較優的入靶區域,進一步細化網格線,不斷優化著陸控制方案,從而確定出最優的著陸控制方案;
S106、根據所述最優的著陸控制方案,按相應的井眼軌跡模型計算著陸軌跡的分點參數,并以圖表形式輸出設計結果,作為水平井著陸控制施工的依據。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執行步驟S102時,采用如下公式計算所述入靶點(e)在井口坐標系下的空間坐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74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規格箱用機械手
- 下一篇:層疊型線圈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