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87101.7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5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莉;葉飛鵬;何向明;戴仲葭;黃賢坤;李建軍;王繼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東鋰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87 | 分類號: | 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達 |
| 地址: | 21569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正極 活性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
分別提供鋰源溶液、二價錳源溶液、二價鐵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該鋰源溶液、二價錳源溶液、二價鐵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分別為鋰源化合物、二價錳源化合物、二價鐵源化合物以及磷酸根源化合物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得到,所述二價錳源化合物與所述二價鐵源化合物為強酸鹽;
混合所述二價錳源溶液、二價鐵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形成一第一溶液,其中所述二價錳源溶液與二價鐵源溶液以錳:鐵的摩爾比為0.9:0.1進行混合;
將所述鋰源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形成一第二溶液;其中,所述二價錳源化合物、二價鐵源化合物、磷酸根源化合物、以及鋰源化合物在該第二溶液中的總濃度小于等于3mol/L;以及
將該第二溶液在溶劑熱反應釜中加熱進行反應,得到反應產物LiMn0.9Fe0.1PO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價錳源化合物為氯化亞錳、硫酸錳以及硝酸錳中的一種或幾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價鐵源化合物為硫酸亞鐵、硝酸亞鐵以及氯化亞鐵中的一種或幾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丁三醇及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價錳源化合物為氯化亞錳、所述二價鐵源化合物為硫酸亞鐵,所述鋰源化合物為氫氧化鋰,所述磷酸根源化合物為磷酸,所述有機溶劑為乙二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溶液以3毫升/分鐘至40毫升/分鐘的速度滴加到第一溶液中混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價錳源化合物以及二價鐵源化合物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的總摩爾濃度為0.1mol/L至0.3mol/L。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化合物、二價錳源化合物、二價鐵源化合物以及磷酸根源化合物在該第二溶液中的摩爾濃度比為鋰:(錳+鐵):磷=2.7:1:1。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的溫度為100攝氏度至180攝氏度,反應時間為1小時至24小時。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時間為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東鋰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未經江蘇華東鋰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71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