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熱復合物及其使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86527.0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7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科君;林秋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G06F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勍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復合物 及其 使用 | ||
1.一種裝置,包括:
散熱復合物,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經配置以用于反射熱能;以及
石墨薄片,其中
所述反射膜形成所述復合物的外部主表面邊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括金屬層,其中所述金屬層插入于所述反射膜與所述石墨薄片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被電鍍至所述石墨薄片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膜與所述散熱復合物的所述石墨薄片或另一薄片中的一者直接物理接觸,其中所述反射膜并不覆蓋所述反射膜所接觸的所述薄片的邊緣中的任一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具有至少70%的反射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薄片為柔性片狀剝落石墨。
7.一種裝置,包括:
散熱復合物,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經配置以用于反射熱能;
金屬層;以及
絕緣膜,
其中所述金屬層插入于所述反射膜與所述絕緣膜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物中無石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形成所述復合物的外部主表面邊界。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復合物,進一步包括石墨薄片。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復合物,進一步包括黏接劑。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具有至少70%的反射率。
13.一種裝置,包括:
散熱復合物,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經配置以用于反射熱能;
金屬層;以及
石墨薄片,其中
所述金屬層插入于所述反射膜與所述石墨薄片之間,并且所述反射膜形成所述復合物的外部主表面邊界。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種或一種以上黏接劑。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被電鍍至所述石墨薄片。
16.一種裝置,包括:
用于管理熱能的構件,包括:
用于反射熱能的構件;以及
具有各向異性性質的用于散熱的構件。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各向異性性質的用于散熱的構件為石墨薄片。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所述各向異性性質的用于散熱的構件是通過金屬層與絕緣層的并置來形成。
1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反射熱的構件為反射膜。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具有至少70%的反射率。
21.一種方法,包括:
降低電子裝置的外部表面溫度,其包括以下動作:
(a)將散熱復合物放置成與熱源傳熱連通;
(b)將熱從所述熱源傳遞至所述散熱復合物;
(c)將從所述熱源傳遞的所述熱中的一部分反射到周圍空氣中,而不通過所述散熱復合物;以及
(d)使從所述熱源傳遞的所述熱中的一部分通過所述散熱復合物的平面方向耗散。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將從所述熱源傳遞的所述熱中的一部分反射到周圍空氣中的動作是使用具有至少70%反射率的反射膜來執行的。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熱復合物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經配置以用于反射熱能;以及
石墨薄片,其中所述反射膜形成所述復合物的外部主表面邊界。
24.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熱復合物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經配置以用于反射熱能;
金屬層;以及
絕緣膜,
其中所述金屬層插入于所述反射膜與所述絕緣膜之間,并且所述反射膜形成所述復合物的外部主表面邊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65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量子點標記包膜病毒核衣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激勵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