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破損螺栓的拆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85569.2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68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殷樹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6 | 分類號: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01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破損 螺栓 拆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螺栓的拆除方法。
背景技術
在特種加固工程的混凝土柱、梁、板等部位以及一些機器設備中,通常采用螺栓進行連接固定。但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螺栓的外露部位會因嚴重銹蝕進而發生無法將螺栓擰下并且螺栓頭斷裂的現象,不但影響正常的工作,而且處理殘留在設備中的螺紋桿也頗傷腦筋,需要大費周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破損螺栓的拆除方法,該方法應能簡單快速地取出斷裂在設備中的螺栓殘留件,并且具有不會損壞設備、操作簡便以及工作量少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破損螺栓的拆除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對螺栓殘留件的周圍進行清理;
2)將一個適當大小的螺母蓋放在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上,并將螺母的軸線與螺栓的軸線對準;
3)對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以及螺母的內螺紋進行電焊作業,使融化的焊液逐步堆積在螺母的內螺紋與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形成的柱狀凹槽中,并填滿該柱狀凹槽;
4)待焊接處冷卻后,使用扳手將螺栓擰下。
所述螺母的內螺紋直徑應略小于螺栓的螺桿直徑。
所述清理為使用銼刀去除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的鐵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將螺母焊接在破損的螺栓上,將其臨時拼接成完整的螺栓,以利于扳手有效施力;同時,螺栓殘留件在高溫處理時產生膨脹,冷卻后的收縮作用使其與螺孔螺紋之間的咬合力顯著降低,可確保順利地將螺栓從設備上擰出,螺栓殘留件的處理工作就變得較為簡單和便利,工作量減少,也不會對設備造成損傷,因而非常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正常螺栓的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破損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修復過程中的螺母與螺栓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4是拼接完成后的螺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正常的螺栓如圖1所示,工件5被螺栓緊緊地固定在設備上;破損螺栓如圖2所示,通常情況下螺栓的螺帽1-2發生斷裂,只剩下螺栓殘留件1-1(螺紋桿)殘留在設備中,因此無法使用常規手段將斷裂的螺栓從中取出。通常的處理方式是使用較小直徑的鉆頭將螺桿殘留件逐步鉆孔去除,不但耗時多,而且螺孔容易損壞,通常只能被迫重新攻制大一號的螺孔,或者在附近部位重新制作一個螺孔。
本發明提供的破損螺栓的拆除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對螺栓殘留件的周圍進行清理,主要包括使用銼刀銼去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1-3的鐵銹,這樣就能保證后續的焊接強度,使螺母能緊緊固定在螺栓的殘留件上;
2)將一個適當大小的螺母蓋放在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上(如圖3所示),螺母的軸線應與螺栓的軸線對準,同時螺母的內螺紋直徑應略小于螺栓的螺桿直徑(通常采用與斷裂螺栓同規格的螺母即可);
3)對螺栓殘留件的斷裂面以及螺母的內螺紋進行電焊作業:焊接時,將焊接點選定在螺母的內螺紋與螺桿的斷裂面之間,使得融化的金屬焊液4逐步堆積在螺母的內螺紋與螺桿的斷裂面形成的柱狀凹槽中(如圖4所示),并將該柱狀凹槽完全填滿,形成一個臨時螺栓;
4)待焊接處冷卻后,使用相適合的扳手將該臨時螺栓擰下,并采用同一規格的新螺栓用來取代該臨時螺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55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