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現加工粉狀調味凹腰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5524.5 | 申請日: | 201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0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俞任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俞任 |
| 主分類號: | A47J47/02 | 分類號: | A47J47/02;A47G19/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粉狀 調味 凹腰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餐飲或家庭用來助餐的餐桌調料容器,尤其涉及現場將顆粒調料加工成粉狀調料的一種現加工粉狀調味凹腰罐。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調味罐很多,大都注重了罐體的包裝形態與創意、造型的美觀,但卻都不能現場加工粉狀調料,事先加工好的粉狀調料在灌裝到調味罐之前,其調料的特有香味總是要揮發了一些,而大型的調料加工器又不方便擺放到餐桌上讓普通的食用者便捷操作,更不方便將加工好的調料直接往湯碗里添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現加工粉狀調味凹腰罐,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現加工粉狀調味凹腰罐,包括中心桿、復位彈簧、凹腰調料筒以及定位鍵和腳座環,作為改進:所述的中心桿上端有手指摁盤,中心桿下端固定有三角截面密封環,中心桿距離下端5至6毫米處有1至2圈凸出銼削環,中心桿中部過盈配合固定著所述的定位鍵;所述的凹腰調料筒的下方直筒內壁上有圓錐底板,圓錐底板中心有錐底通孔;所述的下方直筒內壁上位于圓錐底板下方固定著1至3把刷子,刷頭對準錐底通孔;所述的下方直筒底部固定有腳座環;所述的凹腰調料筒的上方直筒內壁的上口處有3至5片連接板固定著中心定位孔座,上方直筒外壁上有料筒外螺紋與料筒蓋的內螺紋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桿外圓與所述的中心定位孔座的內孔滑動配合,且中心定位孔座內孔有鍵槽與所述的定位鍵滑動配合;所述的手指摁盤的摁盤下平面與所述的中心定位孔座的孔座上凹環之間有所述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凸出銼削環與所述的錐底通孔間隙配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凸出銼削環相對于中心桿的凸出量為0.8至1.2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中心桿外圓直徑為8至10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凸出銼削環外緣最大尺寸與所述的錐底通孔的單邊間隙為0.3至0.5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圓錐底板的圓錐角為46至48°。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需事先加工好的粉狀調料在灌裝到調味罐之前,避免了調料的特有香味事先揮發,而且還能方便地擺放到餐桌上,讓普通的食用者能便捷操作,更加方便將加工好的調料直接往湯碗里添加。
特別是采用在下方直筒內壁上固定著1至3把刷子,刷頭對準錐底通孔,將被銼削下來但還粘附在凸出銼削環上的粉狀調料及時刷下來。
本發明構思新穎,小巧玲瓏,在保持了調料香味的同時,更具實用性,更顯人性化。本發明解決方案給全球餐飲店以及家家戶戶提供了一種能便捷使用的現加工粉狀調味罐。全球餐飲店以及家家戶戶都期盼有一種能便捷使用的現加工粉狀調味罐,卻一直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使用時中心桿10向下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使用前中心桿10向上收起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圖1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由圖1、圖2中,一種現加工粉狀調味凹腰罐,包括中心桿、復位彈簧、凹腰調料筒以及定位鍵和腳座環,作為改進:所述的中心桿10上端有手指摁盤11,中心桿10下端固定有三角截面密封環14,中心桿10距離下端5至6毫米處有1至2圈凸出銼削環15,中心桿10中部過盈配合固定著所述的定位鍵70;所述的凹腰調料筒30的下方直筒39內壁上有圓錐底板34,圓錐底板34中心有錐底通孔35;所述的下方直筒39內壁上位于圓錐底板34下方固定著1至3把刷子50,刷頭51對準錐底通孔35;所述的下方直筒39底部固定有腳座環93;所述的凹腰調料筒30的上方直筒38內壁的上口處有3至5片連接板33固定著中心定位孔座31,上方直筒38外壁上有料筒外螺紋38與料筒蓋83的內螺紋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桿10外圓與所述的中心定位孔座31的內孔滑動配合,且中心定位孔座31內孔有鍵槽與所述的定位鍵70滑動配合;所述的手指摁盤11的摁盤下平面12與所述的中心定位孔座31的孔座上凹環32之間有所述的復位彈簧20;所述的凸出銼削環15與所述的錐底通孔35間隙配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凸出銼削環15相對于中心桿10的凸出量為0.8至1.2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中心桿10外圓直徑為8至10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凸出銼削環15外緣最大尺寸與所述的錐底通孔35的單邊間隙為0.3至0.5毫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圓錐底板34的圓錐角為46至4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俞任,未經陳俞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55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能順暢排料的雙攪拌式攪拌罐
- 下一篇:一類抗糖尿病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