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測試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4677.8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97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蘇淼;楊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22 | 分類號: | G06F11/22;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總線 通信 測試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控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測試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其可靠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自動測試技術,作為檢測電子產品可靠性的技術手段,也備受相關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
在自動測試過程中,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通信接口和被測產品的總線通信接口之間連接有總線,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通信接口和被測產品的總線通信接口需具有統一的接口協議,以使總線實現自動測試設備和被測產品之間的信息傳輸。
由于被測產品升級或更換時,可能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總線,此時就必須重新配置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接口,才能再次實現自動測試設備和被測產品之間的信息傳輸,進行測試。
在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腳本的方式或者替換不同的接口程序,來實現對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接口重新配置。然而對于用戶來說,必須同時知道編程語言的相關語法以及相關協議參數,將二者融合在一起,生成新的代碼,才能重新配置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接口。相關協議參數對用戶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編程語言的相關語法,用戶并不能熟練運用,這種情況下,用戶將無法配置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接口,進而無法實現對被測產品的測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測試方法及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能熟練運用編程語言的用戶,無法配置自動測試設備的總線通信接口,進而無法實現對被測產品的測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測試方法,包括:
獲取預設的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包含配置屬性信息;
將獲取的用戶輸入的待測產品的協議參數,按照所述協議參數中各個參數的屬性信息將其配置到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各個配置屬性信息中,生成第二配置文件;
根據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對待測產品進行測試。
優選的,所述協議參數包括:
協議數據結構參數和/或協議相關屬性參數;
其中,所述協議數據結構參數包括:
數據類型參數、數據精度參數、數據偏移參數和/或數據塊、信號及數據域之間的疊套關系參數;
所述協議相關屬性參數包括:
協議類型參數、地址信息參數和/或校驗信息參數。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第二配置文件進行測試的過程包括:
讀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協議參數,自動生成對應協議參數的協議棧;
根據所述協議棧將向所述待測產品發送的測試命令數據進行打包,存儲至發送隊列并將所述測試命令數據發送至所述待測產品;
和/或,根據所述協議棧對接收到的所述待測產品反饋的測試結果數據進行解包,存儲至接收隊列,并將所述測試結果數據接收至所述測試裝置。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協議棧對發送的數據進行打包的過程,包括:
從所述協議棧中獲取協議的數據結構;
根據預先設定的發送標號與協議的數據結構的對應關系,從所述協議的數據結構中匹配與當前發送標號相對應的協議;
將所述協議以數據塊的形式讀出;
解析所述數據塊,獲取所述數據塊內的信號,并將所述信號生成信號列表;
根據所述信號列表對所述發送的數據進行打包。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信號列表對所述發送的數據進行打包的過程,包括:
索引所述信號列表,獲得待解析信號;
解析所述待解析信號,獲得對應的域數據結構;
將所述發送的數據按照所述域數據結構打包成對應的數據幀;
當所述待解析信號對應的域數據結構都有對應的數據幀時,判斷全部信號是否索引完畢;
若否,則返回執行所述索引所述信號列表,獲取待解析信號的過程,直至全部信號索引完畢。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協議棧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解包的過程,包括:
從所述協議棧中獲取協議數據結構;
根據預先設定的接收標號與協議的數據結構的對應關系,從所述協議的數據結構中匹配與當前接收標號相對應的協議;
將所述協議以數據塊的形式讀出;
解析所述數據塊,獲取所述數據塊內的信號,并將所述信號生成信號列表;
根據所述信號列表對所述接收的數據進行解包。
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信號列表對所述接收的數據進行解包的過程,包括:
索引所述信號列表,獲得待解析信號;
解析所述待解析信號,獲得對應的域數據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46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