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傳遞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4482.3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1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山本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7/032 | 分類號: | F16H57/032;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郝傳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傳遞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動力傳遞裝置,其具備齒輪減速機構和容納該齒輪減速機構的外殼,其中,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具有輸入軸、設置于該輸入軸的輸入小齒輪、輸入軸以外的旋轉軸及組裝于該旋轉軸的齒輪,
所述動力傳遞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殼為樹脂制,且具有:外殼主體,其具有用于組裝所述齒輪的組裝開口;及蓋體,其封閉該組裝開口,
所述外殼主體還具有輸入側開口,且所述輸入側開口的大小形成為所述輸入小齒輪能夠插穿但所述齒輪無法插穿,并且
所述旋轉軸由形成于所述外殼主體上的軸承支承部來支承,且
在所述蓋體上未形成該旋轉軸的軸承支承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小齒輪為正交小齒輪,
所述輸入側開口和所述組裝開口分別設置于所述外殼主體的對置的面上,
所述軸承支承部形成于與設置有該輸入側開口的面及設置有組裝開口的面交叉的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組裝開口配置有金屬制的加強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殼主體的輸入側形成有用于連結馬達或馬達連結部件的筒狀部,另外,在該筒狀部的內周配置有金屬制的加強部件。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組裝開口具有開口高度大于輸出齒輪的外徑的部分、和開口高度小于該輸出齒輪的外徑的部分,其中所述輸出齒輪是所述旋轉軸上組裝的齒輪中的組裝于輸出軸上的輸出齒輪。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體上形成有凹部,所述齒輪的一部分進入到該凹部。
7.一種動力傳遞裝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動力傳遞裝置具備齒輪減速機構及容納該齒輪減速機構的樹脂制外殼,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具有輸入軸、設置于該輸入軸的輸入小齒輪、輸入軸以外的旋轉軸及組裝于該旋轉軸的齒輪,
該動力傳遞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
準備工序,作為所述外殼,準備外殼主體和蓋體,所述外殼主體具有使所述輸入小齒輪插穿的輸入側開口、組裝所述齒輪的組裝開口、及支承所述旋轉軸的軸承支承部,所述蓋體能夠封閉該組裝開口;
對位工序,從所述組裝開口向所述外殼主體內放入所述齒輪,并與形成于該外殼主體上的所述軸承支承部的開口進行對位;
組裝工序,從該軸承支承部的開口插入所述旋轉軸,并且將已預先與該軸承支承部的開口進行對位的所述齒輪組裝到該已插入的旋轉軸上;
軸承支承工序,在該旋轉軸與所述軸承支承部的開口之間配置軸承,從而通過外殼主體來對該旋轉軸進行軸承支承;
封閉工序,用所述蓋體封閉所述組裝開口;及
嚙合工序,將所述輸入小齒輪插穿于所述輸入側開口,并與已組裝的所述齒輪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448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