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83089.2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0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昊;陳勤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昊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現有 卡口 系統 徹底 杜絕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中交通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
背景技術
闖紅燈,假、套牌等違章是造成當今社會交通事故的主要隱患之一。卡口和電子警察系統可以廣泛應用在無人值守的路口、單行線、禁行、限時道路、限車型車道、主輔路進出口、公交專用道、違章超速等。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對這一違章行為進行有力的治理,既能有效的防止此類交通違章行為,減少由此引起的事故,又能對違章的駕駛員起到很大的威懾作用,促進交通秩序向良性循環,這一系統解決了無人值守路口無法對沖紅燈車輛進行處罰的問題,同時也為交通管理部門執法提供了科學依據。
目前卡口和電子警察系統通常由車輛檢測、圖像采集、數據處理、信息傳輸、數據檢索及處理等幾個部分組成,目前國內卡口電子警察系統已經存在的幾種主要檢測觸發方案,有地感線圈檢測方式,視頻檢測方式等。地感線圈是需要在車道上切割環行線槽,然后埋設感應線圈(或感應棒)。車輛通過時感應線圈會發出信號給相應設備,對車輛的檢測比較準確,但是遇到復雜的環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雜的道路時很容易出現誤觸發。同時由于需要在地下埋設感應線圈,加大了施工難度,同時提高了工程成本。視頻檢測方式雖然無需破壞路面,但是穩定性比較差,維護頻率高。現有的卡口和電警系統僅能通過視頻方式檢測到車輛的車牌號碼信息,無法進一步識別假、套牌車輛。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以達到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識別假、套牌和優化交通管理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包含有射頻識別電子標簽和射頻識別讀寫器,射頻識別電子標簽和射頻識別讀寫器相適配,射頻識別讀寫器還連接有卡口和電警系統,卡口和電警系統連接有信號處理裝置,信號處理裝置與射頻識別讀寫器與卡口和電警系統均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電警系統中包含有攝像機,攝像機接口與所述射頻識別讀寫器的信號輸出接口的連接方式包含有RJ45,RS232,RS485,韋根,GPIO觸發等方式,GPIO觸發模式包括脈沖信號的下降沿、上升沿、下降沿和上升沿觸發,及高電平、低電平觸發。
優選的,所述信號處理裝置設有假、套牌識別綜合處理系統。
優選的,所述信號處理裝置具有延時控制技術和實現卡口與電警系統的同步聯動技術。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射頻識別讀寫器讀取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獲取車輛信息并與電警系統所拍攝的圖片進行比對,達到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識別假、套牌和優化交通管理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攝像機??????????????2.射頻識別讀寫器??????????????3.射頻識別電子標簽
4.信號處理裝置????????5.卡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射頻識別讀寫器讀取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獲取車輛信息并與電警系統所拍攝的圖片進行比對,達到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識別假、套牌和優化交通管理的目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在現有卡口和電警系統中徹底杜絕假、套牌的技術,包含有射頻識別電子標簽3和射頻識別讀寫器2,射頻識別電子標簽3和射頻識別讀寫器2相適配,射頻識別讀寫器2還連接有卡口5和電警系統,電警系統連接有信號處理裝置4,信號處理裝置4與射頻識別讀寫器2和電警系統均相適配,電警系統中設有攝像機1。其具體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昊,未經陳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30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延年益壽養生保健茶
- 下一篇:數據管理方法和裝置及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