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流變無級變矩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1341.6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7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成武;王建宏;周祥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37/02 | 分類號: | F16H3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變 無級 變矩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無級變矩的變矩器,具體是一種采用磁流變液作為工作介質,在主動轉子與從動轉子之間進行轉矩的無級調節,并利用行星輪系可放大轉矩的特點來實現的傳動裝置,屬于工程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在大多數情況下,發動機的輸出為恒定輸出,而在具體工況下要求達到的輸出可以實現轉矩無級調節,從而來滿足復雜的工況要求。有時甚至需要在實現無級轉矩輸出的時候可以通過較小的輸入轉矩就獲得較大的輸出轉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簡單,操作靈活方便,易于實現自動化,性能優良,可以通過小轉矩輸入而得到大轉矩輸出的磁流變無級變矩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磁流變無級變矩器,包括輸入軸、內轉子、激磁線圈、外轉子、圓盤、輸入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右端殼體和外圈輸出太陽輪;
所述內轉子固定在輸入軸上,所述外轉子為中空結構并套在內轉子外,外轉子的兩端支撐在輸入軸上并與輸入軸轉動配合,激磁線圈固定在外轉子內,內轉子與外轉子之間形成密封腔體,所述密封腔體內充滿磁流變液;
所述圓盤安裝在輸入軸上并與輸入軸轉動配合,圓盤的一端與外轉子固定,所述輸入太陽輪固定套在圓盤的另一端外;所述右端殼體安裝在輸入軸上并與輸入軸轉動配合,所述行星架與右端殼體固定,行星輪安裝在行星架上并與行星架轉動配合,所述外圈輸出太陽輪套在輸入太陽輪外,行星輪位于外圈輸出太陽輪與輸入太陽輪之間并與外圈輸出太陽輪和輸入太陽輪齒嚙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轉子由左端軛鐵、中間軛鐵和右端軛鐵組成,所述左端軛鐵和右端軛鐵均為端蓋結構,中間軛鐵為圓筒結構,所述左端軛鐵和右端軛鐵均通過軸承安裝在輸入軸上,所述左端軛鐵和右端軛鐵分別連接在中間軛鐵的兩端。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左端殼體,所述左端殼體的左端套在輸入軸上并與輸入軸轉動配合,左端殼體的右端與外圈輸出太陽輪的左端連接,所述外轉子位于左端殼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該變矩器采用功能材料磁流變液作為主動轉子與從動轉子之間工作間隙內的工作介質,它的粘性和屈服應力可由外加磁場加以控制,通過可調直流電源無級調節激磁線圈電流,改變工作介質磁流變液的屈服應力,從而改變該部分機構傳遞的轉矩;且該變矩器通過連接一個行星輪系機構,實現輸出的輸入太陽輪的轉矩放大的功能。
2、該變矩器包括有實現無級變矩的磁流變無級變矩機構以及用于實現放大轉矩功能的行星輪系機構,結構緊湊簡單,操作靈活方便,易于實現自動化,性能優良。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磁流變無級變矩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密封圈;?2—軸承;?3—鍵;?4—輸入軸;?5—左端端蓋;?6—擋環;?7—左端支撐軸承;?8—擋圈;?9—左端殼體;?10—激磁線圈;?11—左端軛鐵;?12—內轉子;?13—中間軛鐵;?14—右端軛鐵;?15—圓盤;?16—外圈輸出太陽輪;?17—行星架;?18—右端殼體;?19—輸入太陽輪;?20—軸套;?21—右端支撐軸承;?22—右端端蓋;?23—軸承;?24—軸承;?25—行星輪;?26—軸承;?27—磁流變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磁流變無級變矩器,包括輸入軸4、內轉子12、激磁線圈10、外轉子、圓盤15、輸入太陽輪19、行星輪25、行星架17、右端殼體18、左端殼體9和外圈輸出太陽輪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13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可靠磁盤陣列的容錯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氣墊和麥卡納姆輪的移動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