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壟花生聯合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0913.9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1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志超;彭寶良;張延化;曹明珠;吳惠昌;陳有慶;王伯凱;高學梅;于昭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D29/00 | 分類號: | A01D29/00;A01F11/00;A01D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花生 聯合 收獲 | ||
1.一種兩壟花生聯合收獲機,包括底盤,其特征在于:
設兩壟花生聯合收獲機前進的方向為前方,與其水平垂直的方向為橫向;
所述底盤上前后依次固定設有收獲臺、過渡夾持輸送裝置、后架總成;
所述收獲臺包括機架(60),所述機架(60)上設有水平且相互平行的上主梁(61)、下主梁(62),所述上主梁(61)為轉動梁,并與所述后架總成連接;
平行、并列沿與所述下主梁(62)垂直的方向配置第一拔起夾持鏈(50)和第二拔起夾持鏈(51),其中第一拔起夾持鏈(50)的長度大于第二拔起夾持鏈(51)的長度;
第二拔起夾持鏈(51)的后部直接延長連接合并夾持鏈(53);
第一拔起夾持鏈(50)的尾部橫向連接轉向輔助夾持鏈(52)的入口,轉向輔助夾持鏈(52)的出口連接進入合并夾持鏈(53);
所述夾持鏈的鏈條為齒形鏈條,鏈條的鏈板為上、下配置;
所述夾持鏈由兩根齒形鏈板相向,且齒形鏈板有部分交叉重疊構成,或者,所述夾持鏈由一側的齒形鏈條和另一側的彈性壓桿部件,且輔之撥指帶構成;
所述彈性壓桿部件為:在彈簧盒內平行配置后部由彈簧彈壓,向盒外彈性伸出若干根推桿,推桿的端部橫向固定一根長條形壓桿,壓桿為直桿或與彈壓對象仿形,壓桿在秧蔓進入端呈翹起的狀;所述壓桿沿鏈條方向布置,并嵌入鏈條的上、下兩鏈板間部分深度運行;
所述撥指帶為:在環形的傳動帶外周設置一圈指狀的撥指,在傳動帶的內圈,至少有三個傳動輪支撐、張緊,且其中之一為主動轉輪;所述撥指帶與所述夾持鏈不在同一面上運行,相互錯開一定高度的間距運行;
設并列配置第一拔起夾持鏈(50)和第二拔起夾持鏈(51)之間的方位為內側,兩夾持鏈相反的方位為外側;
所述第一拔起夾持鏈(50)由兩根齒形鏈條相向排列構成,其中之一為剛性支撐,另一根的另一側,由一排彈簧壓迫的浮動壓桿彈壓;
第一拔起夾持鏈(50)的尾部與轉向輔助夾持鏈(52)的連接處,在轉向的外側角部設置第一彈性壓桿部件(1),轉向的內側沿用第一拔起夾持鏈(50)內側鏈條,且輔之第一撥指帶(2);
所述轉向輔助夾持鏈(52)的前側為鏈條,相應后側沿鏈條輸送方向依次為第五彈性壓桿部件(10)和第二彈性壓桿部件(3),所述第五彈性壓桿部件(10)與第一彈性壓桿部件(1)在同一面上銜接,且均彈壓在第一拔起夾持鏈(50)的鏈槽內,第二彈性壓桿部件(3)與第五彈性壓桿部件(10)各自所在平面錯開,并進行銜接,且彈壓在轉向輔助夾持鏈(52)的鏈槽內;
所述轉向輔助夾持鏈(52)尾部的鏈條一側,輔之以第二撥指帶組件(4);轉向輔助夾持鏈(52)尾部的另一側,設置具有兩塊彈性鋼片的彈性壓片(5),其中之一彈壓在第二彈性壓桿部件(3)壓桿的端頭和另一側鏈條的轉彎處;
所述合并夾持鏈(53)的外側為鏈條,內側自第二拔起夾持鏈(51)后相繼配置第三彈性壓桿部件(6)和第四彈性壓桿部件(8),第三彈性壓桿部件(6)銜接第二拔起夾持鏈(51)與合并夾持鏈(53),第四彈性壓桿部件(8)的入口端圓弧與轉向輔助夾持鏈(52)尾部的轉彎處鏈條對應,彈性壓片之二彈壓在合并夾持鏈合并處;
所述第一拔起夾持鏈(50)、第一彈性壓桿部件(1),第五彈性壓桿部件(10)、第一撥指帶(2)均固定在焊接架上,所述焊接架活動固定在所述下主梁(62)上,即,能夠沿下主梁(62)作橫向移動,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下主梁(62)進行固定;
所述第二彈性壓桿部件(3)的第二壓桿(301)為可伸縮件,伸縮后固定,根據所述焊接架沿下主梁(62)移動后的位置,調整第二壓桿(301)移動的位置,使第二彈性壓桿部件(3)與第五彈性壓桿部件(1001)保持銜接狀態;
所述過渡夾持輸送裝置包括過渡夾持鏈(40)及與其壓緊對應的過渡彈性壓桿部件(41),所述過渡夾持輸送裝置與合并夾持鏈(53)錯開一定間距并進行夾持銜接,其與水平面的銳夾角小于所述合并夾持鏈(53)與水平面的銳夾角;
所述后架總成具有水平的頂部,其上設有水平輸送夾持鏈(90)及與其壓緊對應的水平輸送彈性壓桿部件(93),所述水平輸送夾持鏈(90)的前端與所述過渡夾持鏈(40)的后端錯開一定間距并進行夾持銜接,所述水平輸送夾持鏈(90)下方設有對輥摘果裝置,摘完花生果的花生秧蔓隨所述水平輸送夾持鏈(90)向后移動直至拋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091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