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容量常壓機械定量灌裝裝置無效
申請號: | 201310278889.5 | 申請日: | 2013-07-04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3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新;王佺;肖海蓉;曾勇;王曉冬;陳根明;杜洪祥;孫建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 |
主分類號: | B65B3/30 | 分類號: | B65B3/30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量 常壓 機械 定量 灌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不含氣液體的小容量自動化包裝生產線,具體是一種小容量常壓機械定量灌裝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化的高速灌裝生產線,灌裝是核心,灌裝計量裝置是又是灌裝中的核心,灌裝計量裝置的精度及穩定性直接決定了成品的合格率、物料和包裝物品的損耗率。
白酒、調味品以及不含氣飲料大容量的定量灌裝裝置比較成熟,但是在不含氣液體的小容量(50ml以下)計量灌裝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目前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仍普遍采用手動或半手動計量灌裝裝置,存在人工勞動強度大、容量計量不精確、生產效率低、衛生條件差等缺點,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全自動小容量常壓機械定量灌裝裝置,這種小容量常壓機械定量灌裝裝置可以自動完成不含氣小容量液體的精確計量,在計量完成后自動完成灌裝,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容量計量精確度。?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小容量常壓機械定量灌裝裝置,包括閥支架,連接在閥支架上的閥座,對中導桿垂直穿過閥座,對中導桿底端安裝對中杯座及對中杯;閥嘴對應對中杯安裝在閥座的底部;所述閥座上設有進料管,閥座頂部設有計量器;所述閥座內水平設置計量閥及灌裝閥,且計量閥入口與進料管相連,出口與計量器相連;灌裝閥入口與計量器相連,出口與閥嘴相連,計量閥及灌裝閥的閥桿伸出所述閥座一側,與計量閥及灌裝閥的閥桿適配的開閥滑塊垂直設置在所述閥座外側,并可以沿垂直方向運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開閥閥塊可以在外部設備帶動下自動沿垂直方向運動,開閥滑塊向上運動時,會使計量閥內通道打開,進料管與計量器之間相通,物料流入計量器內,當物料達到設定容量后進料立即自動停止。開閥滑塊向下運動時,計量閥內通道關閉,灌裝閥內通道打開,物料從計量器經過灌裝閥和閥嘴,流入待裝料容器,完成灌裝。整個計量和灌裝過程都是自動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計量的精確度。
作為針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計量器為機械式計量器,包括計量桶、鎖緊套、毛細管。所述計量桶垂直安裝在閥座頂部,該計量桶底部有出入口,該出入口可以連接計量閥的出口和灌裝閥的入口,所述毛細管從計量桶頂部插入計量桶中,并通過鎖緊套調節該毛細管插入高度來調整所述計量器內的容量。
當物料接觸到計量桶內的毛細管后進料就停止,這樣對物料的計量更加精確,特別是不含氣的小容量液體。由于可以通過鎖緊套調節毛細管插入計量桶的高度,就可以調整計量桶內的容量,從而可以設定計量不同容量的物料。
對于上述方案,還可以作進一步改進,所述灌裝閥包括開閥閥桿套、開閥閥桿及灌裝閥彈簧。所述,開閥閥桿套固定在閥座的安裝孔內,開閥閥桿套裝在開閥閥桿套內,并可以相對于開閥閥桿套運動,灌裝閥彈簧套在開閥閥桿的一端,開閥閥桿的另一端伸出開閥閥桿套。所述計量閥包括計量閥桿套、計量閥桿及計量閥彈簧。所述,計量閥桿套固定在閥座的安裝孔內,計量閥桿套裝在計量閥桿套內,并可以相對于計量閥桿套運動,計量閥彈簧套在計量閥桿的一端,計量閥桿的另一端伸出計量閥桿套。
開閥滑塊向上運動時,會碰觸所述計量閥桿,使其向閥座內運動,該計量閥桿就和套裝于其上的計量閥桿套分離,計量閥內的通路打開;同時,所述開閥閥桿在灌裝閥彈簧的作用下,保持與開閥閥桿套密封。開閥滑塊向下運動時,會碰觸所述開閥閥桿,使其向閥座內運動,該開閥閥桿就和套裝于其上的開閥閥桿套分離,灌裝閥內的通路打開;同時,該計量閥桿在計量閥彈簧的作用下,恢復與計量閥桿套密封。開閥滑塊的運動是自動的,可以先后連續打開計量閥與灌裝閥,并能保持計量閥與灌裝閥內通道的開關狀態始終相反,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計量閥與灌裝閥工作時相互干涉,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1b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2a為計量過程示意圖主視圖。
圖2b為計量過程?示意圖俯視圖。
圖3為計量結束狀態示意圖。
圖4為灌裝準備狀態示意圖。
圖5為灌裝過程示意圖。
圖6為灌裝結束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稱的“左”“右”與附圖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對本發明的結構起限定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未經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88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動車用廢舊動力電池模組分離的進料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