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引物和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278876.8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20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新富;劉濱;胡鵬;孟振;陳松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lián)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曉曉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檢測 東方 幼魚 性別差異 引物 方法 | ||
1.一種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擴增性別差異基因序列的上游引物F1、下游引物R1和含有針對單堿基突變位點的錯配堿基的下游引物Inner?R5,
所述上游引物F1:5’-TAGACACGATGCACACAAACCAC-3’;
所述下游引物R1:5’-?CGCAAAATGAGGCTCTCTATGGAG?-3’;
所述下游引物Inner?R5:5'-GCATCAGATTCCATCTGTTGTGAAGACC-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堿基突變位點為G-C單核苷酸突變位點。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G-C單核苷酸突變位點位于紅鰭東方鲀Amhr2基因上的第9個外顯子上。
4.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引物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采集待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樣品,提取紅鰭東方鲀幼魚的全基因組DNA;采用所述上游引物F1和下游引物R1進行第一輪PCR擴增,進行電泳檢測,呈現(xiàn)625bp條帶的為性別差異基因序列;將第一輪PCR產物稀釋后作為模板,采用所述上游引物F1和下游引物Inner?R5進行第二輪PCR擴增,進行電泳檢測,擴增出?334bp條帶的為紅鰭東方鲀雄性個體,該位置無擴增條帶的為紅鰭東方鲀雌性個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輪PCR擴增體系為25μL反應體系,包括濃度10μM的引物F1和引物R1各為1μL,濃度2.5mM?的dNTP?1μL,濃度5U/μL?的Taq?DNA聚合酶0.5μL,10×Buffe?2.5μL,Mg2+?15?μM,DNA模板1μL,去離子水?18μL。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輪PCR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5℃5min,變性94℃60s,退火58℃45s,延伸72℃45s,共35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5?min。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輪PCR擴增體系為25μL反應體系,包括濃度10μM的引物F1和引物R1各為1μL,濃度2.5mM?的dNTP?1μL,濃度5U/μL的Taq?DNA聚合酶0.5μL,10x?Buffe?2.5μL,Mg2+?15?μM,DNA模板1μL,去離子水?18μL。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輪PCR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5℃1min,變性94℃60s,退火64℃45s,延伸72℃45s,共35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5?min。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檢測紅鰭東方鲀幼魚性別差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輪PCR產物稀釋50倍后作為第二輪PCR的模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887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