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及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78020.0 | 申請日: | 2013-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47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國安;許殿明;朱文海;張樹旺;許志翔;田誤良;田院平;楊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14 | 分類號: | A23K1/14;A23K1/16;A23K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61011 貴州省安順***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雛雞 飼料 配方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及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飼料的組成,通常由基礎飼料和養雞用預混料混合制成,基礎飼料如玉米,豆粕,動物蛋白,食鹽等,養雞用預混料如添加劑,抗生素,多維素,微量元素或者激素部分,而常用的這些養雞用預混料,多為藥物成分,其添加在基礎飼料中,普遍存在藥物殘留和副作用,目前多數雞飼料配方中,多數使用上述成分,這些成分通過添加在糧食飼料或者飲用水中,被雞食用,進而間接進入到蛋品中,藥品的殘留和副作用會間接多人體造成傷害,為解決這種問題,迫切需要出現一種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提高雞的免疫力,降低藥物殘留和副作用,使其對人體間接傷害小的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及生產工藝。
槐亦可藥用。《本草綱目》云:“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過食,亦可作飲代茶。或采槐子種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抱樸子》云:“此物至補腦,早服之令人發不白而長生”。《名醫別錄》云:“服之令腦滿發不白而長生”。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采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銀杏葉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植物。銀杏,別名白果、公孫樹,屬裸子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被稱為“孑遺植物”。
杜仲葉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干燥葉。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時采收,曬干或低溫烘干。性味與歸經:微辛,溫。歸肝、腎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及生產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數比配置下述組分:槐樹葉0.5份、大黃葉1.5份、銀杏葉0.5份、杜仲葉0.5份、玉米65份、豆粕31份、磷酸氫鈣1.5份、石粉1.15份、預混料1份、食用鹽0.35份。
一種雛雞飼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取槐樹葉0.5份、大黃葉1.5份、銀杏葉0.5份、杜仲葉0.5份、玉米65份、豆粕31份、磷酸氫鈣1.5份、石粉1.15份、預混料1份、食用鹽0.35份,粉碎,混合均勻,積壓成小顆粒即可。
有益效果:
發明的優點為:配比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提高雞的免疫力,降低藥物殘留和副作用,使其對人體間接傷害小,降低副作用,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實現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雛雞飼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數比配置下述組分:槐樹葉0.5份、大黃葉1.5份、銀杏葉0.5份、杜仲葉0.5份、玉米65份、豆粕31份、磷酸氫鈣1.5份、石粉1.15份、預混料1份、食用鹽0.35份。
一種雛雞飼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取槐樹葉0.5份、大黃葉1.5份、銀杏葉0.5份、杜仲葉0.5份、玉米65份、豆粕31份、磷酸氫鈣1.5份、石粉1.15份、預混料1份、食用鹽0.35份,粉碎,混合均勻,積壓成小顆粒即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發明范圍內。發明的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80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