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側通道高效直筒式榨油機榨膛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77715.7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6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白鵬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鵬展 |
| 主分類號: | B30B9/26 | 分類號: | B30B9/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12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高效 直筒式 榨油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側通道高效直筒式榨油機榨膛,屬于機械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的直筒式榨油工藝中,包括裝料,預壓,保壓壓榨,出餅等幾個主要步驟。其中,因為關乎出油效率等問題,保壓壓榨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實際生產中,會遇到兩個問題:1,給定一定量的待壓榨籽粒,整個榨油的過程所用的時間太長,其中保壓壓榨階段因為要等待出油,所耗費的時間最長,占整個榨油過程的大部分時間。這造成了榨油效率偏低,生產成本無法下降。?2,壓榨后的餅粕上下兩端及和榨筒接觸的邊緣部分形狀整齊,不易破碎,籽粒的殘油率較低,但餅粕的中間部分容易破碎,許多籽粒沒有受到足夠的壓力而出油,殘油率較高,不能達到預想的生產效果,造成榨油階段的浪費,抬高了生產成本。
產生以上兩個問題的原因分別是:1,目前所用的榨筒是圓筒,圓筒周圍布滿了出油小孔,物料放在筒中被壓榨,籽粒中被壓出的油從眾多籽粒形成的相互連通的微小縫隙通道流動到榨筒的出油小孔附近,從而流出。其中離榨筒邊緣越遠的油流流出來所用的時間越多,榨筒中心附近的油流出所需時間最長,所以要等到絕大部分油流出,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2,籽粒在榨筒中受壓,因為力傳導到中間部分時,不像籽粒在上部分的受力情況那樣利于出油,中間有許多籽粒受壓力不夠,不能完全出油。
?以上情況使得當前普遍應用的直筒壓榨式榨油效率不高,影響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對傳統直筒式榨油中保壓壓榨步驟一些缺陷的分析,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下:
1,改進油流的出油通道結構,縮短油流出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2,改善籽粒在榨筒中的受力情況,使各部分都能達到出油壓力,避免浪費。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具體的措施如下:本設計的榨筒和一般榨筒相同,均是布滿了出油孔的圓筒,不同之處在于本設計添加了若干圓形出油板和出油管。其具體作用為:
1,??添加了若干出油管(中心軸線與榨筒軸線平行),這些出油管表面分布了出油孔,使得油流可以從這些出油管表面的出油孔由外向內流到出油管內部,再向下流到整個榨膛的底部完成出油過程。這些出油管的布置,改變了油流只能從榨膛內部通過榨筒最外邊的出油孔流出的狀況,使得遠離榨膛最外邊的籽粒中的油可以就近從出油管中流出,大大改進了出油的通道結構,使得油流能快速流出,提高了生產效率,改變油流只能“由里向外出油”到“內外均可出油”。
2,添加了若干個出油板(中心軸線與榨膛軸線平行)。除了最上邊的一塊實心出油板,其余的出油板均為帶出油孔的結構,出油板整體分為三層,最下面一層為實心,中間層有均勻分布的支撐結構,大部分空間為空,上面一層帶有分布于整個平面的出油孔,整個板結構最外側邊緣部分是帶有出油孔的一圈圓板構成。出油板使用時將整個榨筒內部分為均勻的幾層,被壓榨出的油可以就近通過出油板上側的出油孔流到出油板內部空間,因為出油板內部的支撐結構均是單獨存在,沒有連接在一起,因此進入內部的油可以自由流動到榨筒邊緣的出油孔,也可以流到出油管外側的出油孔,完成出油。這就改變了徑向的油流出只能通過通過籽粒形成的微型縫隙流出的狀況,而可以在平板上無阻隔的自由流動,大大加快了出油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添加了出油板還改善了被壓榨籽粒受力不均的情況,便于力的傳導,使榨筒中間部分的籽粒也可以受到足夠的壓力,能夠出油,避免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設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中,1,榨筒外側出油孔;2,榨筒;3,第二層出油板;4,被壓榨籽粒;5,第一層出油板;6,出油管;7,第三層出油板;8,第四層出油板。
圖2是第一層出油板結構。此板為實心結構,其中9,第一層出油板配合孔。
圖3是第二、三、四層出油板俯視圖顯示內部結構。
圖3中,10,第二、三、四層出油板上層部分;11,第二、三、四層出油板配合孔;12,二、三、四層出油板下層部分;13,二、三、四層出油板外側出油孔;14,二、三、四層出油板中間部分支撐結構;15,第二、三、四層出油板上層部分出油孔。
圖4是第二、三、四層出油板側視圖顯示內部結構。
圖4中,16,第二、三、四層出油板外側部分;17,第二、三、四層出油板外側部分出油孔。
圖5是出油管截斷及剖切顯示的內部結構。其中,18,出油管表面出油孔。
圖6是配合整個榨膛使用的,壓在出油板上的支撐架。其中,19,支撐架上部分支撐板;20,支撐架腿部。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際的使用過程來說明本設計的具體實施方式:
將2,榨筒放置到合適位置后,首先將8,第四層出油板放入底部,將四根6,出油管分別按照對應位置和11,第二、三、四層出油板配合孔進行配合,放入適量的待壓榨籽粒,然后放入7,第三層出油板,其上的配合孔要和四根出油管配合,將圖6所示的支撐架腿部放到7,第三層出油板上(支撐架腿部足夠長,能夠避免19,支撐架上部分支撐板和出油管上端碰撞),使用預壓缸對19,支撐架上部分支撐板進行壓迫,壓到合適位置停止,將支撐架撤下,將7,第三層出油板撤出,繼續放料,再將7放回,配合支撐架完成預壓,重復幾次完成預壓。最下面一層預壓完成后開始放置第二層,其主要工作步驟和第一層放置相同,接著是第一層物料的放置。當整個預壓工作完成后,籽粒和各部分的布置如圖1所示,此時將圖6所示的支撐架放置到5,第一層出油板上,利用主壓榨缸進行壓榨。之后即進入了保壓壓榨階段,等待出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鵬展,未經白鵬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77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