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化污泥重力濃縮的實現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7470.8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6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由才;余召輝;柴曉利;牛冬杰;宋玉;汪寶英;曹先艷;王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吳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化 污泥 重力 濃縮 實現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重力濃縮池(1)、文丘里泵(2)和移動式板箱(3),其中,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置于污泥重力濃縮池(1)內,文丘里泵(2)置于污泥重力濃縮池(1)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四周的板壁(4)上開設有若干穿孔(5),移動式板箱(3)的外壁包裹有濾布(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泵(2)包括文丘里管(15)、循環水箱(16)和離心泵(1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包含有2個或2個以上的移動式板箱(3),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等間距固定在頂部平板(18)上,頂部平板(18)安裝在機械支架(19)上,頂部平板(18)隨機械支架(19)上下左右前后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為長方體,其長:高:寬的比值為(5~10):5:1;
或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的內部設有均勻分布的支撐短板(20);
或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的底部一端設有濾液排放口(7),濾液排放口(7)與濾液排放支管(8)連接,濾液排放支管(8)向上固定在頂部平板(18)上,各移動式板箱(3)的濾液排放支管(8)匯總到一根濾液排放總管(9),濾液排放總管(9)連接到文丘里泵(2)的進水口(10),濾液排放總管(9)上有液體管道閥門(21);
或所述的移動式板箱(3)的底部的另一端設有壓縮空氣進氣口(11),通過壓縮空氣進氣支管(12)和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與空壓機出口(14)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固定在板箱頂部平板(18)上,由一根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分為數根進氣支管(12),進氣支管(12)連接至每一個移動式板箱(3)的進氣口(11)處,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上有氣體管道閥門(22)。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強化污泥重力濃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移動式板箱置于污泥重力濃縮池的底部,開啟濾液排放總管(9)的液體管道閥門(21),關閉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的氣體管道閥門(22),注入污泥;
(2)當污泥淹沒移動式板箱(3)頂部時,開啟文丘里泵(2);
(3)關閉濾液排放總管(9)的液體管道閥門(21),開啟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的氣體管道閥門(22),利用壓縮空氣逆向吹脫剝離濾布(6)外的泥餅,從濾布上剝離下來的泥餅因重力作用而下降,濃度較低的污泥重新浸沒移動式板箱;
(4)吹脫結束后,關閉壓縮空氣進氣總管(13)的液體管道閥門(21),開啟濾液排放總管(9)的液體管道閥門(21),重復步驟(1)-(3)的過程,或者控制機械支架使移動式板箱移動至未進行污泥強化濃縮的區域,開始新的強化污泥重力濃縮周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注入的污泥的含水率大于等于99%。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文丘里泵(2)的進水口(10)處的真空度為-(0.05~0.10)MPa;文丘里泵(2)一次負壓抽吸的時間為60~600s;
或所述的步驟(3)中,當文丘里泵開啟60-600s或文丘里泵出水口水量下降了25%時,關閉濾液排放總管閥門。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空氣壓縮機的輸出壓力為0.1-0.8MPa,逆向吹脫時間為10-6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747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