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5927.1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0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偉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6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氣管 交替 封堵 套管 | ||
1.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在于:由氣管導管(1)、雙支氣管封堵管(2)和塑形導絲(3)組成,雙支氣管封堵管(2)穿過氣管導管(1)組合使用,兩者可拆卸,所述氣管導管(1)包括導管頭(1-1)和與之通過連接線(1-11)連接的導管體(1-7),兩者可緊密插入、拔出,所述導管體(1-7)下端設有導管囊(1-14),所述導管囊(1-14)通過導管囊充氣管(1-13)與導管囊充氣閥(1-12)相連,所述雙支氣管封堵管(2)包括管腔上口(2-1)和與之相連的管腔上口蓋(2-2)、封堵管管體(2-3)、封堵管管體(2-3)下端的隆突叉(2-7)、隆突叉(2-7)分出的封堵管健側支(2-8)、封堵管患側支(2-9)、健側支和患側支上所設的支氣管封堵囊(2-6)組成,所述支氣管封堵囊(2-6)通過封堵囊充氣管(2-5)與封堵囊充氣閥(2-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氣管導管(1)的導管體(1-7)內徑顯著大于雙支氣管封堵管(2)的健側支(2-8)和患側支(2-9)的外徑之和,從而使雙支氣管封堵管(2)能順利的穿出導管體(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管頭(1-1)中部兩側有側翼(1-3),其中一個側翼(1-3)設有小孔(1-4)結構,連接線(1-11)一端固定于小孔(1-4),另一端固定在導管體(1-7)上段的外側壁上,導管頭下口(1-5)設有n形卡口(1-6),其口徑等于封堵管管體(2-3)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氣管導管(1)的下端開口即導管下口(1-15)為斜形凹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管體(1-7)為弧形,其內壁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引導凹槽(1-16),引導凹槽(1-16)起于導管上口(1-8)下方,穿出于導管下口(1-15),用于引導雙支氣管封堵管的健側支(2-8)和患側支(2-9)沿正確方向插入,導管體上口(1-8)設有U形卡口(1-9),其口徑等于封堵管管體(2-3)外徑,U形卡口(1-9)周圍導管壁內嵌有C形彈性環(1-10),可為金屬材料,對插入的導管頭(1-1)起到固定密閉作用,U形卡口(1-9)下方的導管體(1-7)壁內嵌有螺旋狀彈性金屬細絲支撐導管,防止導管體(1-7)折成死角阻塞通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堵管管體(2-3)下端設有隆突叉(2-7)結構,隆突叉(2-7)呈Y形,插入后騎跨在氣管隆突上,從而快速精確的完成對雙支氣管封堵管(2)的定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隆突叉(2-7)分出封堵管健側支(2-8)和封堵管患側支(2-9),雙支氣管封堵管(2)的管腔僅與患側支(2-9)相通,兩分支成自然角,角度在60°到85°之間,為彈性材料,合攏后能順利通過導管體(1-7),穿出導管下口(1-15)后自行彈開,健側支(2-8)和患側支(2-9)上均設有支氣管封堵囊(2-6),封堵管健側支(2-8)和其上的封堵囊(2-6)的顏色與對其充氣的封堵囊充氣閥(2-4)顏色一致,與患側封堵系統相異。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與患側支(2-9)上的封堵囊(2-6)相連接的封堵囊充氣閥(2-4)上標有“患”字或相關字母,另一個封堵囊充氣閥(2-4)上標有“健”字或相關字母,或者兩充氣閥顏色加以區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管體(1-7)、封堵管管體(2-3)、封堵管健側支(2-8)和患側支(2-9)的長軸方向均設有不透X線的顯影帶和長度刻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支氣管快速交替封堵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塑形導絲(3)為彈性弧形金屬絲,能插入雙支氣管封堵管至分叉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偉,未經李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59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