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循環水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5622.0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98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友超;王勇;宋光明;秦業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7/02 | 分類號: | F25D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董彬,施娥娟 |
| 地址: | 23301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水冷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系統,具體地,涉及一種循環水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工業生產中經常需要進行冷卻降溫。水是常用的冷卻劑,水對目標物進行換熱后溫度升高。為使水能夠再次對目標物降溫,需要對升溫后的水進行降溫。
圖1顯示現有的循環水冷卻系統,包括第一水泵11’、第一換熱器12’、水池132’和冷卻塔134’。循環水由第一水泵11’提供流量,通過第一換熱器12’與目標物進行換熱,使目標物降溫,升高溫度后的循環水通過冷卻塔134’冷卻,冷卻后的循環水再次用于降溫。冷卻塔134’的原理是:換熱后的循環水進入冷卻塔頂,通過噴淋器向下噴淋至填料層表面,與自下而上抽入的空氣進行接觸換熱實現降溫。
現有的循環水冷卻系統可以對目標物進行降溫,但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由于是敞開系統,空氣中的灰塵會進入到系統中,其次循環水直接與空氣接觸,溶解氧含量高,水中的藻類繁殖很快。由蒸發傳熱的機理可知,冷卻水存在蒸發損失,各種無機離子和有機物質會濃縮。這些都是造成系統結垢、氧腐蝕、有害離子腐蝕和微生物腐蝕的重要原因。水垢的附著、設備腐蝕和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可導致系統粘泥污垢堵塞管道、水質指標低劣、換熱效率下降。
此外,上述循環水冷卻系統是通過水對熱物料進行降溫的,而水在傳熱過程中沒有相態的變化,水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極限溫度為熱進物料的溫度,當傳熱量大時需要使用大量的降溫水,從而使得水泵能耗高。
有鑒于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循環水冷卻系統,以克服或緩解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中的一個或多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循環水冷卻系統,該循環水冷卻系統能夠減少用于冷卻的循環水的用量,降低水泵的能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循環水冷卻系統,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換熱器和冷凝裝置,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換熱器和所述冷凝裝置相互連接以形成循環水回路,其中,所述循環水回路為密閉回路,并且所述循環水冷卻系統還包括抽真空裝置,該抽真空裝置連接至所述循環水回路以用于降低所述循環水回路的氣壓。
優選地,所述冷凝裝置與所述第一水泵之間連接有貯罐,所述抽真空裝置與所述貯罐連接。
優選地,所述冷凝裝置包括第二換熱器、水池、第二水泵以及冷卻塔,所述第二換熱器連接在所述循環水回路中并位于所述水池內,所述冷卻塔設置在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將所述水池中的水供應到所述冷卻塔中。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當循環水通過第一換熱器與熱物料進行換熱時循環水能夠汽化,以此帶走更多的熱量,從而能夠減少用于冷卻的循環水的用量,降低第一水泵的能耗。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循環水冷卻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循環水冷卻系統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循環水回路 11 第一水泵12 第一換熱器13 冷凝裝置
131 第二換熱器 132 水池 133 第二水泵 134 冷卻塔
14 貯罐2 抽真空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如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循環水冷卻系統包括第一水泵11、第一換熱器12和冷凝裝置13,所述第一水泵11、所述第一換熱器12和所述冷凝裝置13相互連接以形成循環水回路1,其中,所述循環水回路1為密閉回路,并且所述循環水冷卻系統還包括抽真空裝置2,該抽真空裝置2連接至所述循環水回路1以用于降低所述循環水回路1的氣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56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