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介質內流體溫度可視化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4807.X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4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宋永臣;蔣蘭蘭;劉瑜;趙越超;楊明軍;朱寧軍;周欣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7/36 | 分類號: | G01K7/36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李寶元 |
| 地址: | 116024***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介質 流體 溫度 可視化 測量 裝置 | ||
1.一種多孔介質內流體溫度可視化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系統核磁共振系統、注入回收系統、溫度壓力控制系統和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
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統包括核磁共振成像儀和巖芯樣品管,巖芯樣品管包括第一熱電偶口19、溫控液出口20、第二熱電偶口21、氣液出口(22)、端蓋(23)、密封圈(24)、封頭(25)、內管(26)、外管(27)、多孔介質(28)、濾網(29)、壓板(30)、溫控液注入口(31)、氣液注入口(32)和保溫層(33),封頭(25)與內管(26)由錐度螺紋連接,端蓋(23)與封頭(25)、端蓋(23)與外管(27)靠密封圈密封,內管(26)內填充多孔介質(28),外管(27)供溫控液循環,核磁共振成像儀對整個氣液注入過程進行溫度定量測試;
所述的注入回收系統包括有液體注入回收系統、氣體注入回收系統和真空泵,液體注入回收系統包括液體瓶(3)、第一針閥(14)、第一恒溫恒壓泵(4)、第一單向閥(15)、第二針閥(14a)、第六針閥(14e)、第三單向閥(15b)和回收瓶(8),氣體注入回收系統包括氣瓶(6)、第四針閥(14c)、第二恒溫恒壓泵(4a)、減壓閥(5)、第二單向閥(15a)、第五針閥(14d)和第四單向閥(15c),第三針閥(14b)與真空泵相連,液體和氣體分別注入巖芯樣品管(2)中,從巖芯樣品管(2)所排出的液體進入回收瓶(8),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所述的溫度壓力控制系統包括控制第一恒溫恒壓泵溫度(4)的第一恒溫槽(13)、控制第二恒溫恒壓泵(4a)溫度的第二恒溫槽(13a)和控制巖芯樣品管(2)的第三恒溫槽(13b)、測量氣瓶壓力的第一壓力表(16)和真空泵壓力的第二壓力表(16a),背壓閥(7)控制整個實驗系統的壓力;
所述的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包括測量溫控液溫度的第一熱電偶(19)和測量流體溫度的第二熱電偶(21)、第七針閥(14f)、壓差傳感器(12)、天平(9)和流量計(10),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實時采集并處理溫度、壓力、質量和流量數據,并把采集的數據傳給工控機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介質內流體溫度可視化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巖芯樣品管內管和外管是聚酰亞胺材料制作而成,封頭和端蓋是鈦合金材料,外管外側有保溫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介質內流體溫度可視化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所述的液體是水或輕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介質內流體溫度可視化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介質(28)是玻璃砂、石英砂或粘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480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