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氯輸送鶴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3719.8 | 申請日: | 2013-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2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齊文兵;付漢卿;馬春令;劉剛;王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神馬氯堿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42 | 分類號: | B67D7/42;B67D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匯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劉淑芬 |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體輸送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氯輸送鶴管。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液氯鶴管包括氣、液相管道,支柱,轉動部件,以及氣、液相管道分別通過末端管件與罐車連接。充裝液氯時分別將鶴管的氣、液相管道與罐車的氣、液相管道相連。罐車的液相管道深入罐底,浸入液氯中,主要用來裝、卸液氯。氣相管道在罐頂部,用來抽空、泄壓、分析純度使用。
余氯純度分析是罐車充裝前的重要環節。使用現有的鶴管分析純度時,先把專用的末端管件包括一片法蘭、一段管道和一個瓶閥,連接到罐車氣相管道上,然后分析。合格后拆除末端管件,連接氣相管道。不合格,拆除末端管件,連接鶴管氣相管道抽空。因此,現有的液氯輸送鶴管存在以下缺陷,操作繁瑣,增加員工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液氯輸送鶴管,能夠簡便液氯輸送到罐車時的操作過程,減少員工的勞動強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氯輸送鶴管,包括氣相管道、液相管道、氣相管道與罐車連接的第一末端管件和液相管道與罐車連接的第二末端管件,在所述第一末端管件的側壁固定安裝第一瓶閥,在第二末端管件的側壁固定安裝第二瓶閥。
液氯輸送鶴管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瓶閥和第二瓶閥連接的金屬軟管。
金屬軟管是波紋金屬軟管。
第一末端管件與第二末端管件的尺寸相同。
第一瓶閥固定安裝在第一末端管件的側壁且靠近罐車的位置,第二瓶閥固定安裝在第二末端管件的側壁且靠近罐車的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分別設置在第一末端管件第一球閥和第二末端管件上的第二球閥,使得在向罐車輸送液氯時,即保障了生產安全,更簡便了操作過程,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工作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氯輸送鶴管,包括氣相管道1、液相管道2、氣相管道1與罐車連接的第一末端管件3和液相管道2與罐車連接的第二末端管件4,在第一末端管件3的側壁固定安裝第一瓶閥7,在第二末端管件4的側壁固定安裝第二瓶閥5。液氯輸送鶴管還包括與第一瓶閥7和第二瓶閥5連接的金屬軟管6。金屬軟管6是波紋金屬軟管。第一末端管件3與第二末端管件4的尺寸相同。第一瓶閥7固定安裝在第一末端管件3的側壁且靠近罐車的位置,第二瓶閥5固定安裝在第二末端管件4的側壁且靠近罐車的位置。第一末端管件3和第二末端管件4的尺寸均是直徑57mm,長500m的金屬管,第一瓶閥7和第二瓶閥5的型號均是QF—10。
在將液氯向罐車輸送的時候,將鶴管的氣、液管道分別與罐車的氣、液相管道相連,利用第一末端管件3上的第一瓶閥7直接連接分析瓶,分析純度。合格后關閉第一瓶閥7,不合格關閉第一瓶閥7后抽空。本液氯輸送鶴管使用操作方便,節約時間。
如圖2所示,液氯充裝完畢后,需要先抽空液相、氣相鶴管內殘存的液氯。殘存的液氯主要是在液相鶴管內,在拆除鶴管與罐車連接前,分別關閉閥門8、閥門9、閥門10、閥門11和閥門13,用金屬軟管6連接第一瓶閥7和第二瓶閥5,打開閥門14與第一瓶閥7,緩慢打開第二瓶閥5抽空殘存液氯。在使用原來的鶴管時,要抽空鶴管中液相管道內閥門9與閥門10之間管道內的液氯。而使用本鶴管時,僅需抽空閥門13與閥門10之間的管道內液氯即可。抽空殘存的液氯量少得多,抽空時間也就相應短得多。
每次液氯充裝完畢后,以常見的鶴管尺寸L=3500mm,D=50mm計算,鶴管內殘存液氯約為9.6Kg,使用堿液吸收,理論消耗堿液約10.8Kg。加上與鶴管連接的充裝管道,殘存液氯量遠遠大于9.6Kg。如配管L=4100mm,整個管道內殘存液氯是20.8Kg。以日產200噸液氯計算,每天需要8輛罐車,抽空液氯76.8Kg,一年以330天的工作日計算抽空液氯25噸多,消耗液堿28噸多。
使用本液氯輸送鶴管后,無論每天充裝多少車,只用在結束充裝后對與液相管道2連接的第二末端管件4內殘存的液氯進行抽空。每天抽空液氯約9.6Kg,一年抽液氯約3噸,消耗液堿約3.5噸。每年節約液氯22噸,液堿25噸。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神馬氯堿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河南神馬氯堿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37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輥壓成型方法及裝置以及基材
- 下一篇:一種票款箱自鎖開門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