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酸氫鈉在制備治療腫瘤藥物中的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72464.3 | 申請日: | 2013-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6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汛;晁明;吳昊;鄭穎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3/00 | 分類號: | A61K33/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趙杭麗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酸氫鈉 制備 治療 腫瘤 藥物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藥物用途,涉及碳酸氫鈉的藥物新用途,尤其涉及碳酸氫鈉在制備治療腫瘤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碳酸氫鈉的分子式為NaHCO3。
碳酸氫鈉的藥理作用包括:(1)治療代謝性酸中毒,使血漿內碳酸根濃度升高,中和氫離子,從而糾正酸中毒;(2)堿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濃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磺胺類藥物與血紅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結晶或聚集;(3)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緩沖胃酸,而不直接影響胃酸分泌。因而胃內pH?迅速升高緩解高胃酸引起的癥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酸氫鈉在制備治療腫瘤藥物中的用途,碳酸氫鈉英文名為sodium?bicarbonate,分子式為NaHCO3。研究證實碳酸氫鈉能引起腫瘤壞死或抑制腫瘤生長,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作用,碳酸氫鈉與腫瘤血管插管栓塞化療或腫瘤血管插管栓塞術聯用的療效顯著大于單用碳酸氫鈉或腫瘤血管插管栓塞化療或腫瘤血管插管栓塞術。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引起腫瘤壞死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抑制腫瘤生長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破壞腫瘤血管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抑制腫瘤新生血管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用于腫瘤血管栓塞術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用于腫瘤血管栓塞化療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用于肝癌動脈栓塞化療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碳酸氫鈉在制備用于肝癌動脈插管栓塞術的藥物中的應用。
以上所制備的藥物含有制劑允許的藥物賦形劑或載體。碳酸氫鈉的濃度為1-10%。所述藥物的給藥途徑為注射給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1)開發了碳酸氫鈉在制備治療腫瘤藥物的新用途;(2)在瘤體內給藥對人體無毒性。因此碳酸氫鈉可制備治療腫瘤藥物,可降低治療價格。
附圖說明
圖1:碳酸氫鈉抑制4T1腫瘤的生長,小鼠接種腫瘤后,每三天測量一次小鼠體重及瘤的大小。腫瘤大小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測量其最大直徑(L)和最小直徑(W)兩個參數,腫瘤體積計算方式采用V=L×W×W/2。
圖2:碳酸氫鈉抑制4T1腫瘤的生長,小鼠接種腫瘤3周后剝離腫瘤,稱重。
圖3-1:碳酸氫鈉增加4T1腫瘤的壞死,圖2中剝離的腫瘤對半切開,圖中可見碳酸氫鈉處理組移植瘤與對照組相比有更多的壞死區。圖示腫瘤橫切面,黑色邊框區域標記橫截面上觀察到的壞死區。上,碳酸氫鈉組,示4個腫瘤的橫切面;下,對照組,示4個腫瘤的橫切面。
圖3-2:碳酸氫鈉增加4T1腫瘤的壞死。示圖3-1的壞死區的統計面積。
圖4-1:病例1。圖示肝臟動態增強磁共振之TW1(A)、TW2(B)、動脈期增強(C)及門靜脈期增強(D)影像。示肝右葉巨塊型原發性肝癌(HCC)。
圖4-2:圖A所示病例1第一次經肝動脈化療性栓塞術(TACE)前之腫瘤滋養動脈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顯示的腫瘤血供狀況。圖B所示病例1第一次TACE?30天后之該病例肝動脈DSA,說明腫瘤外側部分經單純TACE治療后有明顯腫瘤殘留,而腫瘤之內側部分經碳酸氫鈉灌注+TACE治療后無明顯腫瘤殘留(箭頭表示)。
圖5-1:病例?2。圖示肝臟動態增強磁共振之TW1(A)、TW2?(B)、動脈期增強(C)及門靜脈期增強?(D)影像。示肝右葉巨塊型原發性肝癌(HCC)。
圖5-2:圖A所示病例2第一次經肝動脈化療性栓塞術(TACE)前肝動脈DSA顯示的腫瘤血供狀況。圖B所示病例2第一次TACE30天后之該病例肝動脈DSA,說明腫瘤外側部分經碳酸氫鈉灌注+TACE治療后無明顯腫瘤殘留,而腫瘤之內側部分經單純TACE治療后有明顯腫瘤殘留(箭頭表示)。
圖6-1:病例3.?圖示肝臟動態增強磁共振之TW1(A)、TW2(B)、動脈期增強(C)及門靜脈期增強(D)影像。示肝右葉巨塊型原發性肝癌(HCC)。
圖6-2:A圖所示病例3第一次經肝動脈化療性栓塞術(TACE)前肝動脈DSA顯示的腫瘤血供狀況。圖B及圖C所示病例3第一次TACE30天后之該病例肝動脈DSA,說明經碳酸氫鈉灌注+TACE治療之多支腫瘤滋養動脈消失,其供養區域無明顯腫瘤殘留;而經單純TACE治療的兩支腫瘤滋養動脈殘存,其供養區域有明顯腫瘤殘留(箭頭表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24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