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容電磁觸控一體化的觸控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0785.X | 申請日: | 201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19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盧峰;馬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G06F3/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容 電磁 一體化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顯示裝置,更為具體的涉及一種電容電磁觸控一體化的觸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輸入技術和顯示技術的發展,將常用的顯示裝置和觸控裝置相結合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現有技術中,使顯示裝置具備觸控功能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如下幾種。首先,觸控按照實現原理可以分為電阻式、電容式和電磁式等。電阻式和電容式的手寫輸入裝置以識別觸摸動作來接收輸入信號,一般將獨立的電阻式或電容式手寫輸入板組裝在液晶顯示器的外側,即朝向觀看者的一側,以便接收觸摸輸入動作。電感式手寫板以接收電磁感應筆的電磁信號來識別輸入位置,通常也作為一獨立部件組裝在液晶顯示器的外側或者是背面,例如背光模組的后面。
上述實現液晶顯示器手寫輸入功能的方案存在的缺陷是:手寫輸入板作為一獨立部件會增加液晶顯示器的厚度,與液晶顯示器向輕薄化發展的趨勢不符;手寫輸入板與液晶顯示器在組裝時會出現組裝不穩定、不牢固的問題,導致輸入精度下降。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容電磁觸控一體化的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觸控結構、第二觸控結構和第三觸控結構,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觸控結構和第二觸控結構形成電容觸控結構,所述第三觸控結構為電磁觸控結構,所述第一觸控結構、第二觸控結構和第三觸控結構分別位于第一基板的內側、第一基板的外側、第二基板內側或者第二基板外側,并且所述第一觸控結構、第二觸控結構和第三觸控結構不位于同一層。
本發明提供的觸控顯示裝置,因具備電容式觸摸結構以及電磁觸控結構,可將顯示裝置、電容式和電磁式觸摸結構一體化形成,同時提供電容式觸控方式和電磁式觸控方式,可以使用戶僅僅要手指就能方便輸入,也可以使用電磁筆進行書寫或者繪畫等精確輸入。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沿圖1中AA'線的截面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第一觸控結構1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第二觸控結構3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第一觸控結構和第二觸控結構形成的互電容式觸摸結構的工作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中第三觸控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和圖8為實施例一提供的述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優選工作方式的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二提供的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二提供的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工作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觸控式OLED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特舉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示說明如下,但是以下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實施例一
以下結合圖1至圖6對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觸控顯示裝置進行說明。在實施例一中所述觸控顯示裝置為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觸控式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圖2為沿圖1中AA'線的截面圖。請參考圖1,實施例一提供的觸控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液晶顯示面板,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位于上側的第一基板1、位于下側的第二基板2,以及設置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間的液晶層(未示出),在實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基板1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2為陣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2的內側設置有像素單元陣列,在第一基板1朝向第二基板2的一側還設置有第二觸控結構3。還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外側的上偏光片11、位于第二基板2外側的下偏光片21。
其中,所述上偏光片11朝向第一基板1的一側表面設置有第一觸控結構12,所述下偏光片21朝向第二基板2的一側表面設置有第三觸控結構22,并且在第一基板1朝向液晶層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觸控結構3。所述第一觸控結構12和第三觸控結構22之間間隔有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等多個絕緣層。所述第二觸控結構3和第一觸控結構12、第三觸控結構22之間分別間隔有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所述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為絕緣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078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