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0624.0 | 申請日: | 2013-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4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偉;楊遠洪;宋奎巖;索鑫鑫;劉學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19/72 | 分類號: | G01C19/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楊學明;顧煒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軸分 體式 光纖 陀螺儀 | ||
1.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其特征在于:由電路模塊(1)、光電復合纜模塊(2)和敏感環路模塊(3)三部分組成,其中電路模塊(1)和敏感環路模塊(3)通過光電復合纜模塊(2)連接在一起;
所述電路模塊(1)包括ASE光源(4)、光耦合子模塊(5)、第1光探測器(61)至第n光探測器(6n)以及信號處理子模塊(7);ASE光源(4)的輸出尾纖與光耦合子模塊(5)輸入端a端熔接,ASE光源(4)的控制信號由信號處理模塊(7)輸入;光耦合子模塊(5)的b輸出端的n段尾纖分別與第1光探測器(61)至第n光探測器(6n)熔接;第1光探測器(61)至第n光探測器(6n)的輸出接入信號處理子模塊(7);光耦合子模塊(5)的c輸出端的n段尾纖接有n個FC光纖連接器(FC01-FC0n),信號處理子模塊(7)包括n個SMA射頻接頭(SMA01-SMA0n),可以實現與光電復合纜模塊(2)即插式連接;
所述光電復合纜模塊(2)包層材料是PVC套管,在套管內n段光纖和n段信號線聚成一束,其中每段光纖還由聚合物軟管作進一步保護,在套管兩側的出口端有n個FC光纖連接器(FC11-FC1n和FC21-FC2n),n段信號線在套管兩側的出口端有n個SMA射頻接頭(SMA11-SMA1n和SMA21-SMA2n);
所述敏感環路模塊(3)由第1單軸敏感環路子模塊(101)至第n單軸敏感環路子模塊(10n)構成,n個FC光纖連接器(FC31-FC3n)和n個SMA射頻接頭(SMA31-SMA3n)可以實現與光電復合纜模塊(2)即插式連接,其中,每個單軸敏感環路子模塊由Y波導相位調制器(11)、光纖環(12)、環骨架(13)及其機械結構(14)組成;FC光纖連接器與Y波導相位調制器(11)的輸入端相連,SMA射頻接口與Y波導相位調制器(11)控制信號端相連;光纖環所用光纖是保偏光纖、光子晶體光纖或單模光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其特征在于:電路模塊(1)、敏感環路模塊(3)和光電復合纜模塊(2)通過連接對應序號的FC光纖連接器和SMA射頻接頭可實現即插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子模塊(5)包括一個波列分束器(9)、第1光纖耦合器(81)至第n光纖耦合器(8n);其中,波列分束器(9)輸入端a與ASE光源(4)熔接,波列分束器(9)輸出端的尾纖與第1光纖耦合器(81)至第n光纖耦合器(8n)的A端熔接,第1光纖耦合器(81)至第n光纖耦合器(8n)的c端接有n個FC光纖連接器(FC01-FC0n),第1光纖耦合器(81)至第n光纖耦合器(8n)的b端分別與第1光探測器(61)至第n光探測器(6n)熔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其特征在于:支撐光纖環的環骨架(13)本體材料為膠木,該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和隔熱性能,導熱率小于0.1W/m·K。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軸分體式光纖陀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結構(14)中上下蓋部分分別由磁屏蔽層(15)、隔熱層(16)、鋁殼(17)組成,其中:隔熱層(16)材料為聚四氟乙烯,采用噴涂的方式覆蓋磁屏蔽層(15)內壁,厚度大于0.5mm;鋁殼(17)外壁與隔熱層(16)內壁粘接為一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06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心光纖氣體激光陀螺
- 下一篇:裝載機卸載參數測試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