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體微塑料污染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69925.1 | 申請日: | 201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4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權鋒;方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七寶中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 31263 | 代理人: | 張堅 |
| 地址: | 20110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塑料 污染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凈化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體微塑料污染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自塑料開始在地球上生產以來,所有的塑料仍然存在在這個星球,在海洋中的微小的塑料粒子的數量自1960年以來增長了3倍。與其它類型的垃圾不同,塑料是不會生物降解的。但是塑料顆粒會光降解(光裂解是指只通過光能將一種樣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轉變成另外幾種物質(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學過程)。當我們討論對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威脅的的時候,大多數關注重點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大塊塑料廢物,但另一種危險的海洋生態系統的是更小的塑料顆粒。這種毫米級別和微米級別的塑料碎片,稱為微塑料(microplastic)。微塑料通常來源于工業塑料的塑料顆粒原料、大塊塑料在海洋中經物理作用形成的塑料碎屑、各種生活用品的添加物和工業生產所用的拋光料等。據研究,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有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尼龍、透明塑料、有色塑料、玻璃纖維等各類。微塑料受光照裂解后分解成小的有毒件顆粒,這些小顆??梢赃M入我們的土壤和水道,污染農作物和淡水供應。這些微型塑料被海洋生物吃掉,或分解成微小的塑料粉塵形成帶有磁性的碎片,仍然存在于水中并構成生態威脅。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塑料垃圾最后都是會變成微塑料形式。微塑料能阻礙海水中的光線傳播,而其內部的有毒添加劑還不斷向海水中釋放,同時又從海水中不斷吸收多種疏水性的有毒污染物質,這使微塑料毒上加毒,并且很容易被動物誤作為餌料攝食而進入食物鏈從而毒害各種海洋生物并禍及人類。微塑料中兩種可能對人體影響最大的化學物質是雙酚A(即BPA,用于聚碳酸酯以及合成樹脂的生產)和鄰苯二甲酸鹽(一種用來使塑料柔軟,耐拉化學物質)。由于它們都有可能影響人體激素的工作,因此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科學界和公眾極為關注的問題。
現有的塑料處理方法,不管是光降解法還是塑料的再生,都是針對肉眼可見的塑料制品。對于微塑料,因其直徑太小,難于收集進行處理,故微塑料的污染雖然是近年來發達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卻并未有太多行之有效的處理對策。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結構上的缺點/空白,提出一種水體微塑料污染的處理方法,先在水中注入電荷使微塑料聚團沉降,再利用不銹鋼網對團聚的微塑料進行過濾,最后利用多孔材料吸附剩余的微塑料。
一種水體微塑料污染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通過電絮凝法對攜帶微塑料的水體進行處理;
b、采用不銹鋼網過濾器對步驟a的產物進行過濾;
c、將多孔材質制成的薄膜覆于步驟b產生的水體水面上,并在該薄膜的上表面施加5kV-20kV的電壓,作用1-5分鐘。
所述電絮凝法中電極連接在交流電源上。
所述電極為炭電極極板,該電絮凝法中電流密度10-13mA/cm2、電解時間30-60秒。
所述電絮凝法中電極連接在交流電源上。
所述薄膜為碳氣凝膠膜。
所述不銹鋼網過濾器包括至少一片100目不銹鋼網和多片400目不銹鋼網,該些不銹鋼網彼此疊置。
所述處理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收集洗衣機排出的污水,并采用濾網進行對收集的污水進行粗過濾,粗過濾后的污水進行步驟a。
所述薄膜為開孔率80%、孔徑25微米的聚四氟乙烯膜。
所述不銹鋼網過濾器包括至少一片100目不銹鋼網和多片400目不銹鋼網,該些不銹鋼網彼此疊置。
所述處理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收集洗衣機排出的污水,并采用濾網進行對收集的污水進行粗過濾,粗過濾后的污水進行步驟a。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方法首先在水體中注入電荷使微塑料聚團沉降,再利用不銹鋼網對團聚的微塑料進行過濾,最后利用多孔材料吸附剩余的微塑料,使水體中的微塑料含量大幅降低。該方法經濟實用,在環境水的處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水體微塑料污染的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a、通過電絮凝法對攜帶微塑料的水體進行處理;
b、采用不銹鋼網過濾器對步驟a的產物進行過濾;
c、將多孔材質制成的薄膜覆于步驟b產生的水體水面上,并在該薄膜的上表面施加5kV-20kV的電壓,作用1-5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七寶中學,未經上海市七寶中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99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