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67522.3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5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戴麗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麗芬 |
| 主分類號: | A61K35/32 | 分類號: | A61K35/32;A61K35/58;A61K47/10;A61K47/44;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52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干性 皮膚 凍瘡 藥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樟腦:3~5份、硼酸:4~6份、甘油:6~10份、凡士林:70~85份、水貂油或蛇油:3~6份、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1.5~2.5份、尼泊金甲酯:0.5~1.5份。
2.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樟腦:4份、硼酸:5份、甘油:8份、凡士林:75份、水貂油或蛇油:5份、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2份、尼泊金甲酯:1份。
3.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樟腦:3份、硼酸:4份、甘油:6份、凡士林:70份、水貂油或蛇油:3份、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1.5份、尼泊金甲酯:0.5份。
4.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樟腦:5份、硼酸:6份、甘油:?10份、凡士林:?85份、水貂油或蛇油:6份、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2.5份、尼泊金甲酯:1.5份。
5.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4所述任意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角粉為山羊或綿羊或翎羊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牛角粉為水牛或黃牛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鹿角粉為彌鹿或梅花鹿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
6.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4所述任意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它還包含有1-3份香精,所述香精為茉莉香精或紫丁香香精或橙味香精或康乃馨香精或風信子香精或梅花香精或桃花香精或梨花香精。
7.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4所述任意一種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的:(1)按重量份稱重各原料;(2)將樟腦、硼酸研成細度小于150目的細粉;(3)將樟腦、硼酸、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與甘油混勻;(4)將水貂油或蛇油、凡士林加入并攪拌均勻,升溫到80±5℃,繼續攪拌均勻;(5)冷卻到室溫時包裝即得成品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中,所述羊角粉為山羊或綿羊或翎羊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牛角粉為水牛或黃牛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鹿角粉為彌鹿或梅花鹿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得的:(1)按重量份稱重各原料;(2)將樟腦、硼酸研成細度小于150目的細粉;(3)將樟腦、硼酸、細度小于150目的羊角粉或牛角粉或鹿角粉與甘油混勻;(4)將水貂油或蛇油、凡士林加入并攪拌均勻,升溫到80±5℃,繼續攪拌均勻;(6)冷卻到45±5℃時,加入香精攪拌均勻;(6)冷卻到室溫時包裝即得成品治療干性皮膚凍瘡的藥物;其中,所述羊角粉為山羊或綿羊或翎羊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牛角粉為水牛或黃牛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所述鹿角粉為彌鹿或梅花鹿的角粉碎并經研磨后形成的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麗芬,未經戴麗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752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