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礬礦漿不經過濾直接沖礦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67443.2 | 申請日: | 2013-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20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紅;馬菲菲;師曉軍;甘文仲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3/04 | 分類號: | C22B3/04;C22B3/06;C22B19/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蘭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漿 經過 直接 礦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濕法煉鋅系統中沉礬礦漿不經液固分離,礦漿直接沖礦進入中性浸出的新工藝。
背景技術
濕法煉鋅主要有焙燒、浸出、凈化、電解、熔鑄等五個主流程。浸出的目的是使鋅焙砂中的鋅盡可能多的進入溶液,其它雜質如鐵、砷等雜質盡可能少的進入溶液。浸出包括中性浸出、高溫高酸浸出、預中和、沉礬等工序以及各工序的固液分離。浸出各工序的固液分離主要靠濃密機沉降作用或廂壓機壓濾分離。浸出工藝較復雜,工序較多,每道工序都需固液分離,鋅金屬損失量較大,且渣含鋅較高。
西北鉛鋅冶煉廠資源循環利用中心在原鑫大公司處理次氧化鋅浸出工藝設備上進行技術改造,處理含鐵<6%鋅焙砂,采用黃鉀鐵礬法煉鋅工藝,工藝包括中性浸出、I段酸浸、II段酸浸、沉礬等工序以及各工序的固液分離。浸出沉鐵采用黃鉀鐵礬法,該反應為放酸過程。用鋅焙砂作為中和劑中和沉礬產生的游離酸。由于沉礬酸度較低,不可避免的的使鋅焙砂中未溶解的Zn殘留在鐵礬渣中,造成鋅金屬的損失。鐵礬渣含鋅高達6.5%以上。資環中心I段酸浸工序的固液分離主要靠濃密機的自由沉降作用,其它工序均采用廂壓機的壓濾分離。固液分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跑、冒、滴、漏”,鋅金屬損失量較大。該工藝中的浸出渣為兩渣,即鉛銀渣和鐵礬渣,渣含鋅高達6.5%以上,因此,開展降低浸出兩渣含鋅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和不適應產業化生產的現狀,提出了一種沉礬礦漿不經過濾直接沖礦工藝。
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沉礬礦漿不經過濾直接沖礦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將沉礬礦漿加廢液配置成酸度68-73g/l,含鋅量Zn2+:?90~110g/l,含鐵量1~2g/l的氧化液,廢液來濕法煉鋅的自其他工序,物理參數為酸度170-180g/l,含Zn2+55~65g/l。;
(2)氧化液中加入鋅焙砂沖礦進入中性浸出工序;
(3)沉礬礦漿直接進入氧化槽配置氧化液,氧化液經沖礦后進入中浸工序;
(4)中浸工序反應2h后,經液固分離,得到中浸渣,沉礬產生的鐵礬渣進入中浸渣,中浸渣先后進入???????????????????????????????????????????????段酸浸、段酸浸,徹底裂解不溶鋅。
優選的,所述沉礬礦漿加廢液配置成的氧化液物理參數為酸度70g/l,含鋅量Zn2+:?100g/l,含鐵量1.5g/l。
優選的,所述沖礦工藝中使用鋅焙砂含鐵<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沉礬礦漿不經過濾直接沖礦工藝,沉礬礦漿不經固液分離,簡化了浸出工藝,鐵礬渣得到充分浸出,降低了渣含鋅,渣含鋅由6.5%降低到了5%以下,降低了1.5多個百分點,以2萬噸產量核算即可減少270噸鋅金屬損失,相當于年創經濟效益230多萬元。
沉礬礦漿不經固液分離,減少了沉礬固液分離的設備,按照目前國內常用的濃密機或廂壓機及備品備件計算,可減少投入20萬元的設備費用,一年可以節省電35.64萬kwh,約節省電費14萬元。
避免了沉礬固液分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減少了金屬鋅損失,降低了鐵礬渣對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未改造前使用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改造后使用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將沉礬礦將加入70g/l酸中反應1.5h,其實驗結果如下表:
表1??70g/l酸中沉礬礦漿的酸、鐵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7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節型大包裝袋式機器人抓手
- 下一篇:一種新型瓦楞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