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63496.7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31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強;羅成云;任玉華;陶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400082 重慶市大渡口***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短切氈 粘結 質量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短切氈粘結質量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短切氈為將玻璃纖維原絲定長短切后,使其無方向隨機分布,再用粘結劑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氈材。短切氈具有與樹脂相容性好,易施工,濕強保留率高、積層板透光性好、成本低等特點,適用于手糊成型的各種玻璃鋼制品如板材、采光板、船體、浴缸、冷卻塔、防腐材料、車輛等,也適用于連續玻璃鋼板瓦機組。
但是,由于短切氈是通過粘結劑將玻璃纖維原絲粘結形成,粘結質量較差時,短切氈存在較大的掉紗量,影響影響短切氈的包裝、運輸以及使用,因此掉紗率是反映短切氈的粘結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為了保證短切氈具有一定粘結質量以保證短切氈的使用,需要檢測短切氈的粘結質量。但是,目前還沒有檢測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方法。
綜上所述,如何檢測短切氈的粘結質量,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以實現對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包括:
支架;
設置于所述支架上,且能夠繞其軸線轉動的轉軸;
設置于所述轉軸上,用于夾緊短切氈試件的夾具;
設置于所述支架上,能夠與所述短切氈試件發生摩擦以使所述短切氈試件掉紗的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轉軸的一側。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中,所述夾具包括: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的夾持板,設置于所述夾持板上的彈簧夾。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中,所述夾具至少為兩個,且所述夾具沿所述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中,所述夾具設置于所述轉軸的周向側壁上;所述摩擦件為擋桿,且所述擋桿與所述轉軸平行。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還包括:與所述轉軸相連,且驅動所述轉軸轉動的驅動部件。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還包括:與所述驅動部件相連,且控制所述驅動部件開啟和關閉的開關。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摩擦件的底部,且用于接收掉紗的存儲器。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還包括:用于稱重短切氈試件的電子秤。
本發明提供的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的使用方法為:取部分待檢測的短切氈作為短切氈試件;采用夾具將短切氈試件夾緊,由于夾具設置在轉軸上,則短切氈試件也位于轉軸上;驅動轉軸繞其軸線轉動,則位于轉軸上的短切氈試件也隨轉軸轉動;短切氈試件轉動至某個位置時,與位于轉軸一側的摩擦件接觸并發生摩擦,在二者的相互摩擦下,短切氈試件發生掉紗現象;待轉軸轉動預設時間后,停止轉軸轉動,即可獲知短切氈試件的掉紗量,對比掉紗量和掉紗前的短切氈試件,即可獲知短切氈試件的掉紗程度,從而獲得短切氈試件的粘結質量,即獲得了短切氈的粘結質量。
本發明提供的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通過對短切氈試件與摩擦件發生摩擦,使短切氈發生掉紗現象,從而獲得掉紗量,進而實現了對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
基于上述提供的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方法,該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方法,具體包括步驟:
1)選取部分待檢測的短切氈作為短切氈試件;
2)破壞所述短切氈試件以使所述短切氈試件掉紗;
3)獲取所述短切氈試件的掉紗量,并對比所述掉紗量和掉紗前的所述短切氈試件,獲得所述短切氈的粘結質量。
優選的,上述短切氈粘結質量的檢測方法,所述步驟1)和所述步驟2)之間還包括步驟:測量掉紗前的所述短切氈試件的初始質量m1;
所述步驟2)和所述步驟3)之間還包括步驟:測量掉紗后的所述短切氈試件的測后質量m2;
所述步驟3)中,獲取所述短切氈試件的掉紗量具體為獲取所述掉紗量的質量m0=m1-m2,獲得所述短切氈的粘結質量η=m0/m1。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349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