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唯一定位OAM從設備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61622.5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6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萬得凱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唯一 定位 oam 設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管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唯一定位OAM從設備的方法。
背景技術
網管和應用服務器軟件作為一個純的軟件項目,經常需要應用于不同操作系統服務器上,如window,UNIX/Linux。而跨OS的方法,目前業界通常有JAVA以及ACE兩種方法。其中JAVA由于在處理二進制和大容量方面,存在效率問題。故在網管和應用服務器領域內,如果需要跨OS,通常采用ACE。
本發明即基于ACE開源軟件,構架了一個分布式跨平臺的軟件框架,開源被應用服務器產品使用。
網管是支持多種不同設備的綜合管理軟件平臺。如switch、pon、eoc等設備,都可以接入網管。
很多設備并非通過SNMP直接管理的,而是通過OAM從設備的方式進行管理的。那么在唯一性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現有開發是通過端口號和認證ID來定位主設備下面的從設備,但是整個系統復位后,如果這種認證模式是自動認證的話,那么會出現同一個從設備兩次可能會獲得不同的認證ID。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存在系統中數據庫的數據就會和實際中的情況不一致。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唯一定位OAM從設備的方法。
SNMP從設備上讀取OAM從設備的信息,包括MAC、上行端口以及認證ID;
把讀取的信息和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把讀取的信息和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為:
若數據庫中無此數據信息,則增加該OAM從設備的數據信息;
若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和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一致,則保持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不變;
若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和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不一致,則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
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用MAC來唯一定位。每次遍歷OAM從設備,都要把OAM從設備的MAC、上行端口以及認證ID信息讀取上來。如果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一致,則不更新數據庫;如果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不一致,則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上述OAM從設備信息保證了OAM設備的唯一性,當對從設備進行業務操作時,不會出現數據紊亂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唯一定位OAM從設備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的一個實施例的唯一定位OAM從設備的方法,包括:
步驟S10,SNMP從設備上讀取OAM從設備的信息,包括MAC、上行端口以及認證ID;
通過OAM從設備的信息,包括OAM、上行端口以及認證ID,唯一定位OAM從設備。
步驟S20,把讀取的信息和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
把讀取的OAM從設備的信息跟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OAM從設備的唯一性由MAC確定,當對OAM從設備進行業務操作時,需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避免出現數據紊亂的問題。
具體的,把讀取的信息和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為:
1、若數據庫中無此數據信息,則增加該OAM從設備的數據信息;
2、若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和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一致,則保持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不變;
3、若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和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不一致,則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
通過上面3個匹配動作,將OAM從設備的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保持動態更新,同時保證OAM從設備的唯一性,可以保證OAM從設備在進行業務操作時避免出現數據紊亂的問題。
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用MAC來唯一定位。每次遍歷OAM從設備,都要把OAM從設備的MAC、上行端口以及認證ID信息讀取上來。如果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一致,則不更新數據庫;如果讀取的OAM從設備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不一致,則更新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上述OAM從設備信息保證了OAM設備的唯一性,當對從設備進行業務操作時,不會出現數據紊亂的問題。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萬得凱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萬得凱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16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