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應力梁張拉端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8618.3 | 申請日: | 2013-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1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彬;陳航宇;張春雷;梁峰;侯憲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湯俊明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應力 梁張拉端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預應力梁,尤其涉及一種預應力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預應力梁結構的實際施工中,預應力張拉端都是設置在結構的端部邊緣的。而對于預應力梁只是連續梁的一部分時,張拉端的預留就是一個問題。而在之前遇到這種問題時的處理方法是在梁端設后澆帶,待預應力梁施工結束后再施工該部分結構。這種施工方法對梁主筋的破壞比較嚴重,并且因為作業空間小等給預應力張拉施工增加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預應力梁張拉端施工方法。本發明解決了預應力梁作為連續梁的一部分時的張拉端預留問題,且對結構有增強作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預應力梁張拉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驟一,在預應力梁與普通混凝土梁交接處兩側或一側設置一個下沉式的混凝土凹坑,凹坑四周按照設計要求的規格、間距預留符合規范要求搭接長度的板筋;
步驟二,把預應力錨具預埋在凹坑的側壁上,使之與混凝土結構一起澆筑在一起;
步驟三,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按照預應力張拉施工的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步驟四,張拉結束,完成孔道灌漿;
步驟五,把步驟一形成的凹坑上部預留的板筋按照規范要求綁扎安裝完成,澆筑混凝土,把預留的凹坑填滿。
本發明采用在預應力梁與普通混凝土梁交接處兩側(或一側)設置:下沉式預應力梁張拉端的做法解決了張拉端的預留以及后續預應力結構施工問題;并且對原結構又有加強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預應力梁張拉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驟一,在預應力梁與普通混凝土梁交接處兩側或一側設置一個下沉式的混凝土凹坑,凹坑四周按照設計要求的規格、間距預留符合規范要求搭接長度的板筋;
步驟二,把預應力錨具預埋在凹坑的側壁上,使之與混凝土結構一起澆筑在一起;
步驟三,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按照預應力張拉施工的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步驟四,張拉結束,完成孔道灌漿;
步驟五,把步驟一形成的凹坑上部預留的板筋按照規范要求綁扎安裝完成,澆筑混凝土,把預留的凹坑填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86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