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7941.9 | 申請日: | 2013-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9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梁勇俊;李杏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鍛壓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00 | 分類號: | B30B15/00;B30B1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500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死點 高度 調節 裝置 | ||
1.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用于調節高速壓力機的上死點高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包括限位部件(112)和間隙消除部件(134);
所述限位部件(112)包括螺旋限位套管(2),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的第一主體設置在所述主缸體(5)和主柱塞(6)之間,并且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通過螺紋配合與所述主缸體(5)連接在一起,所述螺紋配合是梯形螺紋配合;
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的第一主體具有第一限位端面(22),所述第一限位端面(22)在垂直方向V上相對于所述主缸體(5)的內腔(52)的側壁的位置確定所述上死點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限位端面(22)與所述主柱塞(6)的環形上端面(62)之間的距離確定所述主柱塞(6)的上行位移大小;
通過旋擰調節所述螺紋配合能夠調節所述第一限位端面(22)在垂直方向V上相對于所述主缸體(5)的內腔(52)的側壁的位置,也就是所述上死點的高度;
所述間隙消除部件(134)具有作用桿,并且設置成所述作用桿能夠對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螺紋配合的接觸面始終壓靠在同一側,進而消除螺紋配合的間隙。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的第一主體上設置有外螺紋(21),并且,相應地,所述主缸體(5)的內腔(52)的側壁上設置有內螺紋(51),從而在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和所述主缸體(5)之間形成所述的螺紋配合。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具有管形的第二主體,所述第二主體延伸在所述主缸體(5)的外側壁之外,在所述第二主體上設置有內螺紋,并且相應地,所述主缸體(5)的圓柱形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51),從而在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和所述主缸體(5)之間形成所述的螺紋配合。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步進電機驅動所述限位部件(112)旋轉,以進行所述旋擰調節,從而調節所述第一限位端面(22)在垂直方向V上相對于所述主缸體(5)的內腔(52)的側壁的位置,也就是所述上死點的高度。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消除部件(134)包括至少一個鎖緊油缸,所述鎖緊油缸包括鎖緊柱塞桿(3)和鎖緊缸體(4);并且,所述作用桿是所述鎖緊柱塞桿(3),當向所述鎖緊油缸供給高壓油時,所述鎖緊柱塞桿(3)能夠對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螺紋配合的接觸面始終壓靠在同一側,進而強制消除螺紋配合的間隙。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鎖緊油缸是四個鎖緊油缸,它們有規則地配置在所述主缸體(5)上。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缸體(4)集成在所述主缸體(5)中,其中,所述鎖緊缸體(4)的內腔(41)直接在所述主缸體(5)的本體中加工出來。
8.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112)還包括限位套管法蘭(1),所述限位套管法蘭(1)與所述螺旋限位套管固定地連接在一起;并且,當向所述鎖緊油缸供給高壓油時,所述高壓油沿垂直方向V向上推升所述鎖緊柱塞桿(3),所述鎖緊柱塞桿(3)頂靠所述限位套管法蘭(1)的下表面,并將沿垂直方向V向上的推力傳遞給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使得所述螺紋配合的接觸面始終壓靠在相對于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的螺紋而言的上位側,進而強制消除螺紋配合的間隙。
9.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死點高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112)還包括限位套管法蘭(1),所述限位套管法蘭(1)與所述螺旋限位套管固定地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柱塞桿(3)與所述限位套管法蘭(1)按在垂直方向V上不可相對位移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并且,當向所述鎖緊油缸供給高壓油時,所述高壓油沿垂直方向V向下拉動所述鎖緊柱塞桿(3),并將沿垂直方向V向下的拉力傳遞給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使得所述螺紋配合的接觸面始終壓靠在相對于所述螺旋限位套管(2)的螺紋而言的下位側,進而強制消除螺紋配合的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鍛壓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揚州鍛壓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794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塑復合板材
- 下一篇:一種秸稈砌塊成型過程中的應力預置方法及成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