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電表數據收發終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7350.1 | 申請日: | 2013-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8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網動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38 | 分類號: | H04B1/3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謝敏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電表 數據 收發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收發終端,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無線電表數據收發終端。
背景技術
電表用于統計用戶的用電量,由于每家每戶都會有電表,電網公司在對用于電表的管理中,相當麻煩。尤其是在對電表電量的統計計費環節。采用人工上門抄表的方式,其不僅浪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且過程相當繁瑣。現有的大量的電表的數據傳輸采用有線的方式,雖然省去了人工,但是其不僅布線麻煩,且布線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電表數據收發終端,其采用無線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傳送,且其成本低,功耗低。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線電表數據收發終端,它包括MCU控制電路和連接在MCU控制電路上的外圍電路,所述的MCU控制電路上連接有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和RS485電表,所述的RS485電表通過RS485總線與MCU控制電路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作為優選,所述的MCU控制電路上連接有電源,所述的電源同時連接在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和RS485電表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MCU控制電路包括微處理器、時鐘電路和穩壓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的微處理器為Atmega?64L。
進一步的,所述的ZigBee無線發送模塊連接在微處理器的SPI接口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ZigBee無線發送模塊為CC243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利用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實現電表數據的傳送,程序簡單,省去了人工和布線的繁瑣。
2、本發明采用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其不僅成本低,且功耗低。
3、本發明的結構簡單,便于實現。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無線電表數據收發終端,它包括MCU控制電路和連接在MCU控制電路上的外圍電路,所述的MCU控制電路上連接有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和RS485電表,所述的RS485電表通過RS485總線與MCU控制電路相連。
所述的MCU控制電路上連接有電源,所述的電源同時連接在ZigBee無線發送模塊和RS485電表上。
所述的MCU控制電路包括微處理器、時鐘電路和穩壓電路。
所述的微處理器為Atmega?64L。
所述的ZigBee無線發送模塊連接在微處理器的SPI接口上。
所述的ZigBee無線發送模塊為CC2430。
在本發明中,通過RS485電表對用戶的用電量進行統計,并通過RS485總線傳送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選用Ateml公司的Atmega?64L芯片,其是一款基于支持實時仿真的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RISC結構的AVR微控制器,其可實現無線抄表系統中對可靠性和功耗的要求。ZigBee無線發送模塊選用TI公司的CC2430,其提倡CMOS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能夠提高性能并能滿足以ZigBee為基礎的2.4GHz?ISM免費波段的應用,同時滿足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其內部集成的8051核完成數據信號的處理和輸入/輸出操作,從而完成電表數據的傳輸,其通過SPI接口接收MCU控制電路的處理數據,并將數據發送出去。電源為ZigBee無線發送模塊、RS485電表和MCU控制電路提供電源。
如上所述即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網動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網動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73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