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氣路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及其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6972.2 | 申請日: | 2013-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6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星;李艷慶;朱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星 |
| 主分類號: | G08B17/04 | 分類號: | G08B17/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路線 型感溫 火災 探測器 及其 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火災探測器及其探測方法,尤其是一種雙氣路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及其探測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能用于火災的早期探測及電力、冶金、石化等工業領域各類長隧道、大型生產車間、倉庫、軌道交通等環境場所的火災探測器及其探測方法,屬于火災探測報警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第一代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的特點為單管路單探測氣路,采集開關量溫度信號實施報警,并且管路的泄漏、堵塞檢測依靠人工定期對管路加壓來實現;第二代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的特點仍為單管路單探測氣路,增加了壓力傳感器,采集模擬量溫度信號實施報警,管路的泄漏、堵塞檢測依靠電機定期帶動凸輪裝置推動氣室對管路自動加壓來實現。
第一代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主要工作原理是當溫度在正常狀態時,探測管內密封的空氣壓力與外界保持平衡,即使溫度發生微小波動導致管內壓力升高,通過泄氣孔仍可以使內外壓力維持平衡。在發生火災時,現場溫度急劇上升,探測管內的空氣壓力急劇增大,其膨脹速度遠遠大于泄氣孔的調節能力,此時測量氣壓變化的空氣膜盒動作,探測器發生火警信號。第一代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存在兩大缺點:第一,探測管的漏氣或堵塞不能自動檢測,要靠人工按規定的時間,采用簡單的人工注氣方式來檢測管路是否有堵塞或漏氣發生,如果探測管在檢測周期間隔內發生漏氣,此時發生火災則無法報警。第二是響應火災的原理是依靠空氣模盒的機械觸點閉合實現,這種開關量動作方式無論從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誤報率較高,原因是探測器無數據分析能力,無法對管內壓力膨脹速率進行判斷比較,并排除由環境溫度波動引起的誤報。
雖然第二代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在第一代探測器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進,但仍存在問題。首先探測管路為單管路,并且探測長度最長為100m,這樣一只探測器僅能保護100×5=500?m?2的區域(探測器空間保護面積按長方型面積計算,面積=長×寬,保護寬度為探測管周圍±2.5m空間),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探測器的使用數量較多,整個工程造價很高,并且施工量也很大。第二,雖然探測器具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但是由于探測管路為線型,其受環境溫度的影響不僅與環境溫度的高低有關,還與探測管路的長度有關,探測管路的使用長度與工程安裝位置有關,長度不唯一,所以探測器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環境溫度跟蹤補償,在環境溫度頻繁變化的工業場所應用時,探測器仍會出現誤報警。第三,探測器的自檢裝置采用的是電機帶動凸輪運動出現一定的行程推動氣室打氣自檢,而在實際應用中常常發現凸輪在咬合過程中很難做到每次都完全吻合,這樣就會使得氣室在自檢時不能把氣室內氣體全部打盡,從而造成自檢時會檢查不出探測管路的末端泄漏故障。第四,探測管內充裝的是普通空氣,其探測靈敏度不夠高,并且為非防爆產品,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雙氣路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及其探測方法,其結構簡單緊湊,探測精度高,自動化程度高,適應范圍廣,安全可靠。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雙氣路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包括盒體及位于所述盒體外的若干探測管路,所述探測管路包括探測外管及位于所述探測外管內的探測內管,探測外管內充裝有第一探測氣體,探測內管內充裝有第二探測氣體,所述第一探測氣體與第二探測氣體的膨脹系數不同;探測管路具有第一端及與所述第一端對應的第二端;所述盒體內設置用于測量探測管路內探測外管內的外管氣壓值及探測內管內的內管氣壓值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相連,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報警輸出電路電連接;
中央處理器通過壓力傳感器測量對應探測管路內相應探測外管的外管氣壓值及探測內管的內管氣壓值;中央處理器接收壓力傳感器測量外管氣壓值及內管氣壓值,并將所述外管氣壓值及內管氣壓值與中央處理器內預設的定溫火災報警值、差溫火災報警值及故障判斷報警值比較;當所述外管氣壓值及內管氣壓值與中央處理器內預設的定溫火災報警值、差溫火災報警值或故障判斷報警值匹配時,中央處理器通過報警輸出電路輸出報警或故障信號。
所述探測管路內探測外管的第一端與盒體內用于調節探測外管氣壓的測量氣路系統相連通,探測管路內探測內管的第一端與盒體內用于調節探測內管氣壓的補償氣路系統相連通;中央處理器通過切換控制電路與測量氣路系統及補償氣路系統電連接,中央處理器通過切換控制電路調節測量氣路系統及補償氣路系統的工作狀態,以能通過壓力傳感器測量對應探測管路內的外管氣壓值及內管氣壓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星,未經劉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69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