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56637.2 | 申請日: | 2013-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1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柏安;何宣緯 | 申請(專利權)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3/1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趙根喜;李昕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背光模塊,且特別關于應用于電子設備內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背光模塊通常應用于顯示裝置或發光輸入裝置中。以顯示裝置來說明,大多數電子設備內通常設置有顯示裝置,以提供一提示功能,讓使用者可根據顯示裝置所顯示的不同內容而得知該電子設備的目前狀態。一般而言,顯示裝置包括有背光模塊以及顯示面板,當背光模塊產生光束且引導該光束被投射進入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因應光束的通過而顯示其內容于其上。至于發光輸入裝置,其包括背光模塊以及一輸入介面,其中輸入介面為鍵盤裝置、手寫板裝置、觸控板等等。其背光模塊產生光束且引導該光束被投射進入輸入介面時,其輸入介面產生發光效果,以供使用者觀看。
接下來說明背光模塊的結構。第TWM419971號專利公告案公開一種發光鍵盤裝置,請參閱圖1,其為現有發光鍵盤裝置的結構側視示意圖。現有發光鍵盤裝置100包括一導光板110、多個光源120、一透明層130、一鍵帽層140、多個光強度調整圖案150、一反射層160以及一粘著層170。導光板110具有多個光源容置孔洞112,其位于該導光板110上的預定位置。每一光源120對應于一個光源容置孔洞112,且光源120于設置于相對應的光源容置孔洞112內。透明層130設置于導光板110的上方,鍵帽層140設置于透明層130的上方,而多個光強度調整圖案150設置于透明層130上,且光強度調整圖案150對應于光源120的位置而設置。
其中,光源120可以是發光二極管或是其他合適的點光源,透明層130的材質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其他合適的透明材質。圖1中,發光鍵盤裝置100的光源120所發射的光線(未顯示于圖中)進入導光板110而形成面光源,該面光源會透過導光板110上方的透明層130而進入鍵帽層140,使得鍵帽層140的多個鍵帽(未顯示于圖中)產生發光發光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1以及圖2,圖2為現有發光鍵盤裝置的透明層、光強度調整圖案以及粘著層的結構上視示意圖。光強度調整圖案150設置于透明層130與鍵帽層140之間,且光強度調整圖案150局部地設置于相對應的光源120所在處的透明層130上,其中光強度調整圖案150圍繞于光源120的周圍而設置。通過光強度調整圖案150的設置,其可減少接近于光源120的光線過量地穿透鍵帽層140,以避免于接近于光源120的位置的鍵帽層140所產生的光線太強,而造成發光鍵盤裝置100的發光效果不均勻。
其中,光強度調整圖案150為白色反射圖案,其可反射來自光源120的光線,使其再次進入導光板110中,以提升光線的使用效率。另外,光強度調整圖案150也可防止來自光源120的光線直接進入位于光源120上方的鍵帽層140,而避免局部的光線太強。當然,光強度調整圖案150也可采用不透光圖案,例如使用黑色涂料于透明層130上形成可吸收光線的圖案。由此,光強度調整圖案150可吸收來自于光源120的光線,減少光線穿透至鍵帽層140,進而改善光源120上方的鍵帽層140所發生的局部光線太強的情形。
圖1中,反射層160設置于導光板110的下方,其用以由導光板110的下表面反射光線,使其再次進入進入導光板110中,以提升光線利用效率。粘著層170設置于鍵帽層140以及透明層130之間,以結合鍵帽層140以及透明層130。圖2中顯示出光強度調整圖案150所設置的位置特別避開粘著層170(也即粘膠),因此,光強度調整圖案150對于光線的調整作用(吸收或反射)不會受到粘著層170的影響。然而,光線通過導光板110以及透明層130之后,光線通過整個透明層130而往上投射,此時,光線必然會經過粘著層170而受到損耗,以影響發光鍵盤裝置的發光效果。
因此,需要一種不受粘膠影響其發光效率的背光模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受粘膠影響其發光效率的背光模塊。
于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背光模塊,包括一發光元件、一導光板以及一遮光元件。該發光元件用以產生一光束,且該導光板具有一側壁,側壁用以接收該光束,而該導光板用以引導該光束于其中行進,其中,該發光元件設置于接近該側壁之處,且該導光板包括一第一反射物質,分布于該導光板的一上表面上且接近該側壁之處。該遮光元件設置于該第一反射物質上且接近于該發光元件,用以吸收該光束而避免該光束漏出;其中當該光束投射至該第一反射物質時,該光束中的一部分光束被該第一反射物質反射而再次進入該導光板內,而該光束中的一部分光束穿過該第一反射物質且被該遮光元件吸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66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