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油樟葉渣制備姬菇栽培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3969.5 | 申請日: | 2013-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4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魏琴;王濤;張超;杜永華;馮瑞章;游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典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豐;楊保剛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油樟葉渣 制備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生產方法,具體是利用蒸餾提取過油樟油的廢棄油樟葉渣生產姬菇栽培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姬菇又名小平菇、側耳等,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由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種于日本,在日本銷量廣泛,用于面食佐餐。姬菇的抗逆性和適應性都很強,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廣泛,與平菇栽培方法略有不同。目前多采取生料/熟料袋栽墻式出菇,目前主要的栽培配方有:(1)棉籽殼75%,麥麩20%,蔗糖2%,過磷酸鈣1%,碳酸鈣1%,石膏粉1%;(2)棉籽殼83%,麥麩10%,玉米粉5%,石膏粉1%,碳酸鈣1%。在這2個配方中,棉籽殼主要提供遲效碳源和部分氮源,保水透氣;麥麩主要提供氮源、部分碳源和生長因子,蔗糖和玉米粉提供菌絲萌發定植時較易吸收利用的速效碳源;石膏粉和碳酸鈣提供鈣、鎂離子的同時還有一定程度的酸堿穩定劑的作用。目前利用上述2種配方生產姬菇工藝已經成熟,全國范圍內均有種植。從接種到采摘第一潮菇的時間一般在80天左右,轉化率都在80%-110%。但是,上述2種配方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棉籽殼、麥麩,導致生產成本較高,而非產棉區成本更高。事實上,目前幾乎所有的食用菌栽培都是以棉籽殼為主要原材料(占栽培料成分的60%以上),隨著我國食用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棉籽殼的供需矛盾還會進一步加大(劇),成本也會不斷增加。
四川宜賓地區油樟資源豐富,其年產樟油產量近6000噸,按出油率2%計算,可產生油樟葉渣30萬噸,蒸餾提取樟油后的油樟葉渣通常直接焚燒處理,或者就地堆放腐爛,在污染環境的同時也帶來資源的浪費。
我們一直在對廢棄的油樟葉渣的再次利用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油樟葉經過蒸餾提取油樟油后,其殘渣中不僅含有食用菌生長所需的速效、遲效碳源、氮源以及生長因子,還殘留有少量具有抗菌抑菌效果的樟葉成分,可降低食用菌栽培污染率。同時,粉碎后的油樟葉碎渣還具有疏松栽培料的作用,其制成的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所以,我們在眾多的廢棄的油樟葉渣利用方向上,確定了將其作為食用菌的栽培料作為主要方向,在后續進一步的逐個大量的實驗中發現:在常見的三十余種食用菌中,只有少數幾種食用菌適宜使用油樟葉渣作為栽培料,而姬菇菇恰好是其中具有最佳效果的品種,再經過我們大量的配方篩選和優化,確定了栽培料的配方,這在以下的篇幅當中,我們將詳細闡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油樟葉渣制備姬菇栽培料的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本方法利用蒸餾提取過油樟油的廢棄油樟葉渣替代棉籽殼生產姬菇,以降低姬菇的生產成本,充分利用本地廢棄油樟葉渣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利用油樟葉渣制備姬菇栽培料的方法,其特征是:
將蒸餾提取過樟油的油樟葉粉碎成樟葉渣后,按油樟葉渣重量計,加入2.8-3.2%的碳酸鈣后和水充分浸潤,調節pH值至8.5;按重量比,將浸潤后的樟葉渣60份,棉籽殼28份,麥麩10份,白糖1份,石膏粉1份,混合均勻,調pH值至8.0,制成栽培料。
本發明的效果在于:1.生產原料成本大幅下降。按照2013年1月上述各種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以傳統培養料配方和本發明配方在四川生產姬菇的原料成本進行比較,使用本發明的生產工藝,生產原料成本下降60%;2.利用該方法栽培姬菇品質、產量與使用棉籽殼為主栽培料相比,所產姬菇品質、產量均無顯著差異,且污染率小于1%;3.使用油樟葉渣為主栽培料栽培姬菇,除油樟本身生長過程中一般無需使用農藥外,還可利用油樟葉渣中殘留的樟油組分抑制霉菌生長,栽培料中無需添加任何殺菌劑、抑菌劑,所產姬菇為無公害食用菌;4.采用油樟葉渣作為主栽培料栽培姬菇,為我國廣大非產棉區特別是四川省宜賓地區的食用菌產業找到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全國70%的油樟資源分布于宜賓地區)。
附圖說明
圖1為棉籽殼含量與姬菇產量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取蒸餾提取過油樟油的廢棄油樟葉渣(要求未霉變或腐爛)60?kg,然后加入1.8?kg石灰粉(碳酸鈉)拌勻,加水70L浸潤24?h,調節pH值至8.5,排去水分后,作為栽培料的主要成分。
再加入棉籽殼28?kg,麥麩10?kg,白糖1?kg,石膏粉1?kg,混合均勻,同時緩慢加水,至以手握培養料水分,指縫間有水滴但不下滴為宜,注意拌料時做到混合均勻、吸水均勻、酸堿度均勻。
使用石灰粉調pH值至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學院,未經宜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39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