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3455.X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5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保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保德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37/04;A61P9/06;A61P9/00;A61P9/10;A61P9/12;A61P3/10;A61P15/12;A61P29/00;A61P19/08;A61P1/00;A61P31/2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199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且具有對人體臟腑功能修復和再生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人類從古至今,人們都向往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從古自今各門各派的醫學家都沒有研究出真正好辦法來面對世人。藥王孫思邈說過“不知易者,不足為言太醫”。因為《易經》是中國的哲學,民族的國粹。她包羅萬象,看問題全面,我們的祖先伏羲氏研究發現的河圖洛書演化出的“伏羲先天八卦圖”;周文王研究發現的“后天八掛圖”;我于2010年研究發現并演化出“人體天干地支圖”與中醫學,并研究出了1、中醫藥現代化;2、中醫藥文字化;3、中醫藥信息化;4、中醫藥數字化;5、中醫藥程序化;6、中醫藥程序超時空應用光速化。例如,現代醫學只重視有形人體生命科學,卻沒有重視無形人體生命科學。因為有形和無形是一陰一陽對立的統一。現代人體生命科學有陽而無陰,不平衡,達不到陰陽辨證論治的要求。所以對疾病的治愈率不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門派的醫學都各有所長,在治療疑難病方面各有千秋,但并沒有被廣泛應用。如:“1、易經醫學;2、道家醫學;3、佛家醫學;4、天文醫學;5、地理醫學;6、數控醫學;7、氣功醫學;8、文字醫學;9、環境醫學;10自然醫學”等等……..因此,開發具有中醫特色的中藥制劑,它還有接收宇宙能量的功能,它按照“易經”的原理,天干、地支、五行,地理、環境、氣候對應人體五臟六腑,生克制化直接調理人體能量的功能接收點,對病人人為的修復和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見效快、療程短、無副作用,具有提高臟腑功能修復和再生、提高免疫力,未病先防,延年益壽的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藥制劑,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各藥物組分為:黃芪6%-7.4%、白芍4%-4.9%、白術4%-4.9%、天門冬0.4%-0.74%、黃苓0.4%-0.74%、升麻0.4%-0.74%、桂枝1.2%-2.5%、熟地黃1.2%-2.5%、茯苓1.2%-2.5%、川芎1.2%-2.5%、丹參1.2%-2.5%、人參1.43%-3.43%、當歸1.43%-3.43%、五味子1.43%-3.43%、甘草1.43%-3.43%、柏子仁1.43%-3.43%、柴胡4%-4.9%、龍膽草1.2%-2.5%、香附1.2%-2.5%、夏枯草1.2%-2.5%、茵陳1.43%-3.43%、遠志1.2%-2.5%、龍眼肉1.2%-2.5%、麥門冬1.2%-2.5%、陳皮1.43%-3.43%、焦山楂4%-4.9%、蒼術1.2%-2.5%、半夏1.2%-2.5%、荊芥1.43%-3.43%、防風4%-4.9%、杏仁1.2%-2.5%、百合1.2%-2.5%、葛根1.43%-3.43%、百部1.2%-2.5%、蘇葉1.2%-2.5%、山藥4%-4.9%、澤瀉1.2%-2.5%、補骨脂1.43%-3.43%、知母1.2%-2.5%、克車前子1.2%-2.5%、牛膝1.2%-2.5%、山茱萸1.2%-2.5%。
本發明最佳藥物組合物重量百分比為:黃芪6.5%、白芍4.6%、白術4.6%、天門冬0.63%、黃苓0.63%、升麻0.63%、桂枝2%、熟地黃2%、茯苓2%、川芎2%、丹參2%、人參2%、當歸2%、五味子2%、甘草2%、柏子仁2%、柴胡4.6%、龍膽草2%、香附2%、夏枯草2%、茵陳2%、遠志2%、龍眼肉2%、麥門冬2%、陳皮2%、焦山楂4.6%、蒼術2%、半夏2%、荊芥2%、防風4.6%、杏仁2%、百合2%、葛根2%、百部2%、蘇葉2%、山藥4.6%、澤瀉2%、補骨脂2%、知母2%、克車前子2%、牛膝2%、山茱萸2%。
將上述42種中草藥共同粉碎過120目篩,按照混合藥粉與蜂蜜1∶0.8調制成藥丸,10克/丸。服用時,3次/日,2-4丸/次,30個月為1個療程。
本發明運用:
1、天門冬
性味歸經:甘、苦、寒。歸肺,腎經。
功效:養陰潤燥、降火生津。
藥理研究:本品含多種螺旋菑苷類化合物,天冬苷,天冬酰胺,瓜氨酸、絲氨酸等近20種氨基酸及低聚糖,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本品有鎮咳祛痰作用,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脫氧酶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腫瘤活性,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主治諸暴風濕偏痹,強骨髓,保定肺氣,祛寒熱,養肌膚,利小便,久服輕身,益氣延年。
2、熟地黃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肺,腎經。
功效: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保德,未經王保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345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