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腸道式沼氣發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2466.6 | 申請日: | 2013-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9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初祥;陳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州市天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5006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腸道 沼氣 發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沼氣池,特別涉及一種突破傳統沼氣池設計模式的腸道式沼氣發生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正被廣泛使用的沼氣池都是較大內徑的圓形或方形、多邊形、隧道形的容器式沼氣池,由于沼渣滯留發酵間,因池徑太大進料和出料控制難以保證物料先進先出,在時間上也不好掌控物料的充分發酵周期時間,因而糞便等物料不能充分發酵便被排出,使沼氣產氣率不高,且導致排出的物料有的充分發酵、有的半發酵,臭氣未完全消除,細菌未完全殺死,影響肥料的使用。這種大內徑的沼氣池物料易結塊,影響發酵效果,也有用攪拌機攪拌避免這一情況的,但提高了生產成本。而且現有的沼氣池發酵后的沼渣要輸送到田間地頭要使用推車、泵等工具,不能實現自動輸送,很費時費力。現有沼氣池為了密封保證物料的厭氧發酵,往往要花費很高的材料成本,如用水泥沼氣池在施工時要按設定的間隔時間連續涂刷5-7層,還要加防滲防漏材料,而且再好的水泥池,用個三四年也會出現漏氣現象?,F有的沼氣池進料麻煩,要將原料用拖車等運到沼氣池,不能自動進料?,F有的沼渣進行發酵后的渣液分離是用壓榨機等,成本高,耗能大,因加工物料的特殊性,設備易出故障,非常麻煩。現有的沼氣池因發酵池空間有限,只能對糞便等排泄物進行發酵,不能對生活污水進行發酵處理,生活污水不能回收利用,而且要污水處理設施另行處理,在農村因生活污水沒有集中處理,亂排現象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現在,很多農戶響應國家號召建立了這種容器式的沼氣池,往往用了2年左右就出故障,產氣少或不產氣,就廢棄不用了,造成極大的浪費。現有的一些專利技術如申請號為201210189261.3的“省力過料自動排渣沼氣池”、申請號為“201110373294”的“利用畜禽糞便的高效沼氣池及沼氣生產工藝”等技術均只能針對性的解決以上問題中的一項或二項,而且需添加設施設備,結構復雜,并未本質上改變容器式沼氣池結構,尚無一種現有技術能解決以上所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根據動物腸道消化原理設計的腸道式沼氣發生系統,能使糞便等有機物料完全發酵,并實現自動進料、自動出料、物料自動分離、自動輸送到田間地頭,在沼氣技術領域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改進。
本發明提出一種腸道式沼氣發生系統,包括多入口進料裝置、腸道式發酵管路、沼氣收集裝置;
所述多入口進料裝置主要由置于高處的多個排污收集器、收集管、總進料管組成;
所述腸道式發酵管路包括深挖于地下的貯管室、埋在地下的腸道一樣彎曲盤旋的多層疊置的發酵管道,所述發酵管道的進料口與所述總進料管相連;
所述沼氣收集裝置包括沼氣收集管、貯氣部件,所述沼氣收集管設有多數個,分別從發酵管道的多個取氣口引出。
優選地,所述發酵管道分為進料管、發酵管、輸送管,所述進料管設有進料彎道,進料彎道的最低點低于最上層發酵管管道至少0.2米;所述輸送管根據沼渣肥輸送地設計長短,其靠近出料口之前設有一個出料彎道,進料彎道的最低點低于與最上層發酵管管道至少0.2米;所述發酵管置于貯管室內,由多段直管和多截連接彎管首尾密封相接組成,在彎度大的連接彎管處可開疏通孔或裝設一個疏通器。
所述多數個取氣口分散地設在最上層的發酵管道的多根的水平管處,所述最上層的發酵管道應低于地面至少0.6米,并用泥土覆蓋,所述沼氣收集管上裝有放氣閥。
所述發酵管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盤旋,或水平盤旋后再層層向下或向上盤旋,發酵管順貯管室的地勢盤旋,長短不限,可水平或傾斜,發酵管之間的空隙用填充材料填埋,盤旋后發酵管總高度不超過3米。
所述多個排污收集器位于高出發酵管道進料口2米以上處,多個排污收集器設置在禽畜養殖的不同生產單元或居民廁所、浴室、廚房,并通過下水彎頭與收集管相連,所有收集管都連接到總進料管。
在所述輸送管管道的出料口連接著物料分離裝置,所述物料分離裝置主要由過濾網、儲液室、沼渣室組成,所述過濾網低于出料口至少1米,高于儲液室底面至少1米。
所述發酵管道采用直徑大于0.3米的PE管,所述發酵管道總長為使原料走完其全程達60天以上所需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州市天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永州市天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24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石墨坩堝一次成型方法及其專用模具
- 下一篇:一種氧化溝浮渣清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