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g-Al-Si-Mn-Zn合金的組織細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2381.8 | 申請日: | 2013-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0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閆洪;賀儒;劉建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F3/02 | 分類號: | C22F3/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36111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g al si mn zn 合金 組織 細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鎂合金的組織細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種Mg-Al-Si-Mn-Zn合金的組織細化方法。
背景技術
Mg-Al-Si-Mn-Zn合金往往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耐熱性以及阻尼性等優異性能,正在逐步取代鋼鐵,應用于家電、汽車、電子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但因Mg-Al-Si-Mn-Zn合金的晶粒、相形貌、分布等不理想,如晶粒尺寸較大、脆性的Mg2Si易偏聚于晶界呈粗大的中國漢字狀等,從而使得該類材料的強度提高有限、塑性往往較低,使其應用范圍受到限制,為此,微量元素對Mg-Al-Si-Mn-Zn合金的作用效果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有望解決強度提高有限、塑性往往較低的瓶頸,如Re、Sr、P、B等。另外,超聲處理對鎂合金熔體可實現在短暫的作用后起到晶粒細化、除氣除渣等效果。將微量元素與超聲處理相結合,能夠為Mg-Al-Si-Mn-Zn合金的細化提供一種嶄新的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Mg-Al-Si-Mn-Zn合金的組織細化方法,該方法得到的Mg-Al-Si-Mn-Zn合金晶粒細小、均勻,其中Mg17Al12主要呈顆粒狀,Mg2Si主要呈纖維狀、顆粒狀,能夠更好的符合Mg-Al-Si-Mn-Zn合金的應用領域。
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方法為:?首先將Mg-Al-Mn-Zn合金與Al-Si合金配料并置于鐵坩堝中加熱至720℃~750℃,將占熔體質量分數0.5%~2.0%的Mg粉和B2O3粉混合粉末用鋁箔包覆,預熱并采用鐘罩分批壓入熔體中,靜置保溫30min~60min,然后降溫至680℃,去除熔液表面的熔渣,將預熱的超聲變幅桿探頭置于熔體中進行連續超聲處理,超聲處理結束后,將盛有熔體的坩堝迅速放入水中冷卻,獲得Mg-Al-Si-Mn-Zn合金試棒,熔煉過程中采用覆蓋劑以及Ar氣體對熔體實施保護。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得到的Mg-Al-Si-Mn-Zn合金晶粒細小、均勻,其中Mg17Al12主要呈顆粒狀,Mg2Si主要呈纖維狀、顆粒狀,能夠更好的符合Mg-Al-Si-Mn-Zn合金的應用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條件下Mg-Al-Si-Mn-Zn合金的微觀組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將通過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Mg-Al-Si-Mn-Zn合金,是通過微量元素結合超聲處理獲得的。
實施實例1
將純Mg粉和B2O3粉按質量比2:1配料、混合后加入適量的酒精球磨30min,然后在100℃烘烤3h備用。將Mg-Al-Mn-Zn合金與Al-Si合金配料并置于鐵坩堝中加熱至740℃,將占熔體質量分數1.20%的Mg粉和B2O3粉混合粉末用鋁箔包覆、預熱并采用鐘罩分批壓入熔體中,靜置保溫40min,然后降溫至680℃,去除熔液表面的熔渣,將預熱的超聲變幅桿探頭置于熔體中進行連續超聲處理,超聲處理結束后,將盛有熔體的坩堝迅速放入水中冷卻,獲得Mg-Al-Si-Mn-Zn合金試棒,熔煉過程中采用覆蓋劑以及Ar氣體對熔體實施保護。
實施實例2
將純Mg粉和B2O3粉按質量比2:1配料、混合后加入適量的酒精球磨30min,然后在100℃烘烤3h備用。將Mg-Al-Mn-Zn合金與Al-Si合金配料并置于鐵坩堝中加熱至750℃,將占熔體質量分數0.6%的Mg粉和B2O3粉混合粉末用鋁箔包覆、預熱并采用鐘罩分批壓入熔體中,靜置保溫30min,然后降溫至680℃,去除熔液表面的熔渣,將預熱的超聲變幅桿探頭置于熔體中進行連續超聲處理,超聲處理結束后,將盛有熔體的坩堝迅速放入水中冷卻,獲得Mg-Al-Si-Mn-Zn合金試棒,熔煉過程中采用覆蓋劑以及Ar氣體對熔體實施保護。
從圖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得到的Mg-Al-Si-Mn-Zn合金晶粒細小、均勻,其中Mg17Al12主要呈顆粒狀,Mg2Si主要呈纖維狀、顆粒狀,能夠更好的符合Mg-Al-Si-Mn-Zn合金的應用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23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準雙導程錐蝸桿蝸輪加工方法
- 下一篇:電子產品用耐磨抗菌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