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2065.0 | 申請日: | 2013-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2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孟煒;于慶雯;茜元光;單新宇;徐灝;王汝能;陳瑤姬;徐志瑛;趙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龔旻晏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吸收塔 增效 裝置 | ||
1.?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脫硫吸收塔內、噴淋層下方與煙氣流向垂直的截面上設置一組環形箍筒(2),各環形箍筒(2)上部傾斜式連接設置布氣錐板(1),各布氣錐板(1)上間隔排列設置一組排液孔(5),各環形箍筒(2)的端部分別連接設置頂緊調節裝置(3),相鄰的頂緊調節裝置(3)之間配合設置頂緊連板組件(8),環形箍筒(2)通過頂緊調節裝置(3)、頂緊連板組件(8)構成的連接環與吸收塔壁板防腐層(7a)之間配合設置頂觸配合的軟密封組件(6),布氣錐板(1)的相鄰端部之間分別連接設置連接錐蓋(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氣錐板(1)傾斜式連接設置在環形箍筒(2)上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70°,布氣錐板(1)的寬度為150mm~500mm,厚度不大于6mm,所述連接錐蓋(4)與布氣錐板(1)采用同樣的傾斜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孔(5)采用半圓孔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密封組件(6)外側與吸收塔壁板防腐層(7a)頂觸配合,內側與環形箍筒(2)、頂緊連板組件(8)分別頂觸配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箍筒(2)外壁上、下分別設置擋條(2a),上、下擋條(2a)內側分別與軟密封組件(6)頂部、底部擋觸配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緊調節裝置(3)連接設置在環形箍筒(2)的端部內側,包括配合連接的連接蓋板(3b)、頂緊螺塊(3d),連接蓋板(3b)內端通過立置筋板(3a)與環形箍筒(2)之間固定連接,頂緊螺塊(3d)上配合設置連接配合的頂緊螺栓(3c)、扣緊螺母(3e),連接蓋板(3b)與立置筋板(3a)之間構成與頂緊連板組件(8)插接配合的插槽,頂緊螺栓(3c)與頂緊連板組件(8)頂觸配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氣錐板(1)的兩相鄰端部之間的間距小于連接錐蓋(4)的寬度,連接錐蓋(4)的兩端分別與布氣錐板(1)的端部疊接并通過連接螺栓可調連接固定。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氣錐板(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5°,布氣錐板(1)的寬度為250±50mm。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增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頂緊連板組件(8)包括連接板(8a),連接板(8a)兩側分別嵌接在連接蓋板(3b)與環形箍筒(2)之間構成的插槽內,連接板(8a)中部外側與軟密封組件(6)頂觸配合,連接板(8a)中部外側上下位置連接設置一對分別與軟密封組件(6)擋觸配合的擋板(8c),連接板(8a)中部內側連接設置與頂緊螺栓(3c)頂觸配合的頂板(8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20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EOC終端
- 下一篇:一種基于zigbee技術的雨量傳感器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