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補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1965.3 | 申請日: | 2013-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6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程立斌;孔楨煥;沈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華源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1/06 | 分類號: | B05C1/06;B05C1/16;B05C11/10;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李艷 |
| 地址: | 21523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補涂裝置。
背景技術
在金屬容器制造行業內,化工圓罐作為一種典型產品,其生產工藝較為復雜。經過處理后的馬口鐵片經過圈圓、縫焊、翻邊、焊接焊耳、補涂等工序。所述焊耳是一種用于與提手連接安裝的連接件。現有的主要焊接焊耳作業方式:由焊耳機完成作業。焊耳機在作業時,一般需要先對圓桶狀罐身進行焊縫定位。現有的補涂方式主要為人工刷涂,即在焊接焊耳完成后,需要對罐內壁焊耳接觸點進行補涂,以防止此部位生銹。人工刷涂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現有的自動化裝備,且刷涂量不易控制,存在主觀性。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補涂裝置及補涂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補涂裝置,它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并可進入罐身內的補涂工作頭、驅動所述補涂工作頭移動的驅動裝置、將補涂液輸送至補涂工作頭上的輸液管。
進一步地,補涂工作頭包括由驅動裝置推動上下移動的第一本體、與第一本體相連接并由其帶動移動的且對應罐身內壁的焊耳接觸點的第二本體,第二本體的與焊耳接觸點相對的一端與焊耳接觸點可脫離地接觸,輸液管將補涂液輸送至第二本體的與焊耳接觸點相對的一端。
進一步地,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通過一連桿相連接,連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相鉸接。
進一步地,第二本體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并分別對應罐身內壁的兩個焊耳接觸點。
進一步地,第二本體的移動方向大致呈水平。
進一步地,補涂裝置還包括控制輸液管向補涂工作頭輸液量和輸液時間的控制閥門。
進一步地,自動補涂裝置還包括用于輸送罐身至補涂工作頭下方的輸送裝置。
進一步地,自動補涂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機架上并位于補涂工作頭下方的用于推動罐身上下移動的頂罐氣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在焊耳機上面增加補涂裝置,節省補涂人工4-6人,也能配合實際生產線的產能進行調速,并且用補涂裝置進行補涂節省了人工補涂時對補涂液的浪費,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補涂量,使產品補涂更加均勻無殘留。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自動補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自動補涂裝置中補涂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
1、機架;2、控制裝置;3、補涂頭;4、補涂工作頭;5、驅動裝置;6、輸液管;7、第一本體;8、第二本體;9、連桿;10、儲液容器;11、控制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照附圖1至2,本實施例中的自動補涂裝置,它包括機架1、設置于機架1上并可進入罐身內的補涂工作頭4、驅動補涂工作頭4移動的驅動裝置5、將補涂液輸送至補涂工作頭4上的輸液管6。
補涂工作頭4包括由驅動裝置5推動上下移動的第一本體7、與第一本體7相連接并由其帶動移動的且對應罐身內壁的焊耳接觸點的第二本體8,第二本體8的與焊耳接觸點相對的一端與焊耳接觸點可脫離地接觸,輸液管6將補涂液輸送至第二本體8的與焊耳接觸點相對的一端。第二本體8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并分別對應罐身內壁的兩個焊耳接觸點。在一種更優選的方案中,第二本體8的與焊耳接觸點相對的一端設置有補涂頭3,其采用能夠吸附液體柔性材料制成,輸液管6的一端與儲放補涂液的儲液容器10相連接,另一端與補涂頭3相連接,直接將補涂液輸送至補涂頭3,補涂時,既可以均勻補涂,又不會碰傷罐身內壁。
本實施例中,第一本體7與第二本體8通過一連桿9相連接,連桿9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本體7和第二本體8相鉸接,第二本體8的移動方向大致呈水平。第一本體7向下移動,推動兩個第一本體8分別向罐身內壁移動,將補涂液均勻粘在罐身內壁上,第一本體7向上移動,則第二本體8反向移動與罐體內壁相脫離,完成補涂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華源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華源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19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