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9421.3 | 申請日: | 2013-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0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毛磊;劉跟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歌瑞農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4;A23K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450 河南省焦作市博***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肥 飼料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愛吃的食品,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目前,肉牛飼料主要有兩種路線,一種是粗飼料,一種是精飼料,飼養時,通常混合搭配。飼料生產和飼喂都比較麻煩,牛是反芻動物,精飼料嚼頭差,口感不好,粗飼料口感好,營養不高,不適合育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秸稈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50~60℃,并保持恒溫,加入高溫纖維素酶,加入量為水重量的0.1~0.4%,攪拌均勻,將秸稈粉碎、滅菌后加入至水內,并壓實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50~60℃,維持10~20h;
2)豆粕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30~40℃,并保持恒溫,按重量比1:1:1:1:1加入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總菌的重量為水重的0.1~0.3%,攪拌均勻,加入豆粕,加入量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30~40℃,維持20~50h;
3)將處理后的秸稈和處理后的豆粕按重量比2:1~4:1混合得到肉牛飼料。
本發明的飼料,綠色環保,口感好,生產方便簡單,育肥快,肉質好,市場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秸稈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50℃,并保持恒溫,加入高溫纖維素酶,加入量為水重量的0.1%,攪拌均勻,將秸稈粉碎、滅菌后加入至水內,并壓實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50℃,維持10h;
2)豆粕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30℃,并保持恒溫,按重量比1:1:1:1:1加入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總菌的重量為水重的0.1%,攪拌均勻,加入豆粕,加入量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30℃,維持20h;
3)將處理后的秸稈和處理后的豆粕按重量比2:1混合得到肉牛飼料。
實施例2
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秸稈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55℃,并保持恒溫,加入高溫纖維素酶,加入量為水重量的0.25%,攪拌均勻,將秸稈粉碎、滅菌后加入至水內,并壓實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55℃,維持15h;
2)豆粕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35℃,并保持恒溫,按重量比1:1:1:1:1加入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總菌的重量為水重的0.2%,攪拌均勻,加入豆粕,加入量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35℃,維持35h;
3)將處理后的秸稈和處理后的豆粕按重量比3:1混合得到肉牛飼料。
實施例3
一種肥牛飼料生產方法,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秸稈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60℃,并保持恒溫,加入高溫纖維素酶,加入量為水重量的0.4%,攪拌均勻,將秸稈粉碎、滅菌后加入至水內,并壓實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60℃,維持20h;
2)豆粕處理:向發酵罐內加入水,煮沸冷卻至40℃,并保持恒溫,按重量比1:1:1:1:1加入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總菌的重量為水重的0.3%,攪拌均勻,加入豆粕,加入量至水浸濕的最高位置,維持溫度40℃,維持50h;
3)將處理后的秸稈和處理后的豆粕按重量比4:1混合得到肉牛飼料。
凡在不脫離本發明核心的情況下做出的簡單的變形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歌瑞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歌瑞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94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