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復合酶制劑在茶葉加工中提升綠茶品質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6708.0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3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尹若春;何宗琴;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10 | 分類號: | A23F3/10;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復合 酶制劑 茶葉 加工 提升 綠茶 品質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利用復合酶制劑在茶葉加工中提升綠茶品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個茶葉資源豐富的國家,在我國茶葉作為保健飲品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葉作為飲品不但具有解渴的功效,而且具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但目前在我國茶葉的利用率卻極低,除了少量經過加工成為高檔商品茶的茶葉暢銷外,其余的中低檔茶葉大部分都比較滯銷。如何利用合適的技術方法對茶葉進行深加工,綜合提升茶葉的口感,色澤,香氣等品質問題是一個極具有經濟研究價值的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利用復合酶制劑在茶葉加工中提升綠茶品質的方法,通過復合酶制劑提高了茶葉的品質。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殺青
選取綠茶鮮葉用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
(2)揉捻
將殺青后的綠茶攤涼后裝入揉捻機,加入復合酶制劑,然后進行揉捻;
加入的復合酶制劑與綠茶的質量比為:纖維素酶1‰~10‰,果膠酶0.5‰~5‰,漆酶2‰~10‰,植酸酶0.06‰~0.6‰,揉捻的時間為25~30分鐘,調節pH值為4.5~6,溫度為50~60℃;
(3)干燥
將揉捻后的綠茶烘干后炒干即可。
所述步驟(1)的殺青機為滾筒殺青機,處理溫度為200~260℃,轉速每分鐘60~65轉,炒8~10分鐘,殺青葉含水55~60%。
所述步驟(2)中,所述pH值的調節是使用磷酸和氫氧化鉀進行調節。所述步驟(3)中,干燥時先使用滾筒殺青機烘干,筒溫70~80℃,時間為15~20分鐘,茶葉的含水量為13~18%;
然后進行初炒和復炒,初炒鍋溫70~100℃,時間30~40分鐘,攤晾20~30分鐘后,用孔徑為10目的篩進行篩分,篩面葉進行復炒,復炒鍋溫為60~80℃,時間40~60分鐘;
最后對復炒葉和篩底茶分別滾干,滾干溫度在50~60℃之間,溫度先高后低,滾炒到茶葉含水量為5%,出鍋攤涼到室溫即可。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采用商品純化的纖維素酶、果膠酶、漆酶、植酸酶作為復合酶制劑對茶葉進行處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復合酶制劑處理后的茶葉泡出的茶湯液澄清度提高,苦澀味輕,色澤好,香氣好;采用本發明處理后的茶葉比單一使用一種酶處理的效果都要好,且對茶葉的營養和口感影響較小,成品茶葉的口感與色澤與未用酶制劑處理的茶葉相差無幾。另外還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產品質量穩定,應用方便等優點,有良好的研究與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1)殺青
選取綠茶鮮葉五公斤,用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殺青機為滾筒殺青機,處理溫度為200℃,轉速每分鐘60轉,炒8分鐘,殺青葉含水55%。
(2)揉捻
將殺青后的綠茶攤涼后裝入揉捻機,加入復合酶制劑,然后進行揉捻,揉捻過程為:不加壓-輕壓-重壓-解塊-出茶;加入的復合酶制劑與綠茶的質量比為:纖維素酶1‰‰,果膠酶0.5‰‰,漆酶2‰‰,植酸酶0.06‰‰,揉捻的時間為25分鐘,調節pH值為4.5,溫度為50℃;所述pH值的調節是使用磷酸和氫氧化鉀進行調節。
(3)干燥
干燥時先使用滾筒殺青機烘干,筒溫70℃,時間為15分鐘,茶葉的含水量為13%;
然后進行初炒和復炒,初炒鍋溫70℃,時間30分鐘,攤晾20分鐘后,用孔徑為10目的篩進行篩分,篩面葉進行復炒,復炒鍋溫為60℃,時間40分鐘;
最后對復炒葉和篩底茶分別滾干,滾干溫度在50~60℃之間,溫度先高后低,滾炒到茶葉含水量為5%,出鍋攤涼到室溫即可。
實施例2
(1)殺青
選取綠茶鮮葉五公斤,用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殺青機為滾筒殺青機,處理溫度為260℃,轉速每分鐘65轉,炒10分鐘,殺青葉含水60%。
(2)揉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67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