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蜈蚣咬傷的中藥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245473.3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2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玲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李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7/02;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治療 蜈蚣 咬傷 中藥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治療蜈蚣咬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胡椒20-30、桑葉20-30、甘薯葉10-15、苧麻葉10-15、天麻8-12、半夏5-7、木賊3-5、蕓香粉10-15、黃瓜葉8-12、夏枯草8-12、佩蘭葉4-6、七葉一枝花1-3、前胡4-8、蛇不見1.5-2.5、白茅根3-4、冬青草2-4、芫花1-3、肝風草6-8、仙鶴草4-6、酢漿草5-10和鉤藤根10-1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蜈蚣咬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胡椒25、桑葉25、甘薯葉12、苧麻葉12、天麻10、半夏6、木賊4、蕓香粉12、黃瓜葉10、夏枯草10、佩蘭葉5、七葉一枝花2、前胡6、蛇不見2、白茅根3.5、冬青草3、芫花2、肝風草7、仙鶴草5、酢漿草8和鉤藤根12。
3.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蜈蚣咬傷的中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過120目篩,然后加陳醋浸泡2-3周,去渣,用時先將傷處洗凈,再將藥液涂覆于傷處。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李玲,未經(jīng)李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5473.3/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