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陸空兩用直升飛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4999.X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4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云根 |
| 主分類號: | B60F5/02 | 分類號: | B60F5/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36111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33000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陸空 兩用 直升飛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陸空兩用直升飛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車輛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人們不得不尋求更快捷的交通工具以提高運輸效率,眾多的設計者將目光鎖定在陸空兩用飛行器上,它既能如汽車一樣在陸地上奔馳,又能像直升機一樣飛翔在藍天,但是目前設計的陸空兩用直升機技術還遠遠無法應用于實際生產,大部分僅僅局限在玩具等領域,究其原因主要是:1、這類飛行器主要著眼于私人交通工具,這樣就要求體積極其小巧,過小結構體積制約著發動機數量和體積,而目前無論是電動機還是內燃機都無法滿足它的功率要求,這使得著眼于私人的這類飛行器推重比嚴重不足,失去了機動和速度優勢的此類飛行器也意味著失去了存在的價值;2、功能過于單一,目前的陸空兩用飛行器還僅僅局限在解決個人交通等問題上,無法一次大規模運輸,這極大限制了此類飛行器在民用和軍用領域的運用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電動陸空兩用直升飛機,它具有維護方便,功能豐富和結構緊湊的優點。
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它包括后螺旋槳、側懸臂、前螺旋槳、閃光燈、前舷窗、機體、照明燈、攝像裝置、電動輪、前驅動電機、側舷窗、連接件、側旋翼、后驅動電機、前支撐架、后支撐架、液壓件、固定桿、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機體前端和后端均設有照明燈,機體的前端下部連接有攝像裝置,機體的底部連有四個電動輪,機體的上部前端設有前舷窗,機體的上部兩側均設有若干個側舷窗,機體的前部和后部分別固定連有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前螺旋槳通過前驅動電機固定連接在前支撐架上,后螺旋槳通過后驅動電機固定連接在后支撐架上,閃光燈對稱連接在前支撐架上,機體的兩側均設有側懸臂,側懸臂連接有若干個均勻排列的側旋翼,其中與側旋翼相連的驅動電機連接在固定桿上,固定桿連接在側懸臂上;側懸臂側壁通過連接件與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相連,側懸臂的下表面和前支撐架之間連有液壓件,側懸臂的下表面和后支撐架之間也連有液壓件;所述的連接件由旋轉軸和連接塊構成。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本發明具有非常高的推重比,不僅能夠滿足個人商務的需要,還能適用救災、搶險、消防和物質運輸等任務,具有非常好的陸地和空中適用性,它結構緊湊,把動力件和機體通過支撐架連接,保證了機體內部具有足夠的空間,也方便拆卸和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前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結構俯視圖。
圖5為本圖4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的結構后視圖。
在圖中,1、后螺旋槳??2、側懸臂??3、前螺旋槳??4、閃光燈?5、前舷窗??6、機體??7、照明燈??8、攝像裝置??9、電動輪??10、前驅動電機??11、側舷窗??12、連接件??13、側旋翼?14、后驅動電機??15、前支撐架??16、后支撐架??17、液壓件??18、固定桿??19、驅動電機??20、旋轉軸??21、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它包括后螺旋槳1、側懸臂2、前螺旋槳3、閃光燈4、前舷窗5、機體6、照明燈7、攝像裝置8、電動輪9、前驅動電機10、側舷窗11、連接件12、側旋翼13、后驅動電機14、前支撐架15、后支撐架16、液壓件17、固定桿18、驅動電機19,其結構特點是機體6前端和后端均設有照明燈7,機體6的前端下部連接有攝像裝置8,機體6的底部連有四個電動輪9,機體6的上部前端設有前舷窗5,機體6的上部兩側均設有若干個側舷窗2,機體6的前部和后部分別固定連有前支撐架15和后支撐架16,前螺旋槳3通過前驅動電機10固定連接在前支撐架15上,后螺旋槳1通過后驅動電機14固定連接在后支撐架16上,閃光燈4對稱連接在前支撐架15上,機體6的兩側均設有側懸臂2,側懸臂2連接有若干個均勻排列的側旋翼13,其中與側旋翼13相連的驅動電機19連接在固定桿18上,固定桿18連接在側懸臂2上;側懸臂2側壁通過連接件12與前支撐架15和后支撐架16相連,側懸臂2的下表面和前支撐架15之間連有液壓件17,側懸臂2的下表面和后支撐架16之間也連有液壓件17;所述的連接件12由旋轉軸20和連接塊21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云根,未經陳云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9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鎖齒輪機構
- 下一篇:一種木塑地板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