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4779.7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5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歐國強;歐永軼;黃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奧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9/00 | 分類號: | B01D19/00;B01D17/02;B01D17/032;B01D17/05;B01D17/09;C10G5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道平 |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立式 油氣 三相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水凈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上對開采出的石油進行油氣水凈化處理的工藝主要有開式處理工藝和閉式處理工藝。開式處理工藝是將氣液經分離器將氣體分離出后,液體(油水)進入沉降罐依油水的重力差自然初步分離;然后抽取上部的乳化原油經加熱加藥后進脫水器脫水,脫水后的好油進入儲罐,待外輸。這種處理工藝的最大缺點是:液體從分離器放進沉降罐將損失大量的壓能,其后的油水處理需要靠泵來提升壓能,耗用電能;另外,油進入沉降罐后會有一些輕組分油氣揮發掉。由于開式處理工藝存在的這些缺點,現在一些油田開始采用閉式處理工藝,該工藝的主要設備是臥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該處理工藝是將油氣水全部加熱至65℃~70℃,并加入脫水藥劑,然后進入臥式三相分離器進行油氣水三相分離,分離好的好油進入儲罐待外輸,分離出的水進入污水處理站進一步凈化處理。該工藝減輕了油組分的揮發,減少了耗電,但需要對全部液體進行加藥加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分離效果好,節能效果顯著。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出氣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中心管、擴散板、第一等壓管、第二等壓管、降水管、圓桶、進口、出油口、第一人孔、第二人孔、第一循環口、第二循環口、出水口、堰管、平衡管、出氣管,所述外殼呈立式圓柱形,所述外殼的頂端設有出氣口,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為脫氣倉、脫水倉、脫油倉和連通倉,所述中心管上端與第一隔板上平面焊接,穿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使脫氣倉和連通倉連通,所述脫氣倉中部水平設有擴散板,所述第二隔板上端設有第一等壓管,所述第一等壓管直通到脫氣倉頂部,所述第一隔板上設有第二等壓管,所述降水管呈鉤形,焊接在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脫油倉內圍繞中心管設有圓桶,所述圓桶內的第三隔板上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進口焊接在擴散板上部的外殼上,所述出油口焊接在第一隔板下部的外殼上,所述第一人孔焊接在脫水倉中部的外殼上,所述第一循環口焊接在第二隔板上部的外殼上,所述第二循環口焊接在靠近第二隔板下部的外殼上,所述第二人孔焊接在脫油倉中部的外殼上,所述出水口焊接在第三隔板上部的外殼上,所述外殼的外部設有堰管,所述堰管頂端設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與出氣口上的出氣管相連。
進一步,所述外殼呈立式圓柱形,直徑3米,高12米。
進一步,所述第三隔板上開設通孔的個數為八個,直徑為8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節能效果顯著,在脫氣倉中部水平設有擴散板,油氣水從進口進入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噴灑在擴散板上,流體面積擴大,厚度變薄,能使氣體更容易與液體分離脫出;降水管呈鉤形,這種形狀的降水管可使脫水倉脫出的水沉降至脫油倉,而且脫油倉的油不能上升至脫水倉;該節能立式油氣水三相分離器外部所設的堰管能穩定控制脫水倉內的油水界面,堰管的頂端焊有平衡管與出氣口上的出氣管相連,它的作用能防止出水管產生虹吸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外殼,?????????????????????????????????2、出氣口,
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
5、第三隔板,???????????????????????????????????6、中心管,
7、擴散板,?????????????????????????????????????8、第一等壓管,
9、第二等壓管,?????????????????????????????????10、降水管,
11、圓桶,??????????????????????????????????????12、進口,
13、出油口,????????????????????????????????????14、第一人孔,
15、第二人孔,??????????????????????????????????16、第一循環口,
17、第二循環口,????????????????????????????????18、出水口,
19、堰管,??????????????????????????????????????20、平衡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奧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奧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7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檢測缸體壓力的新型排氣閥裝置
- 下一篇:回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