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微波-超聲-紫外法低溫改性C/C 復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244721.2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2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劍鋒;黃毅成;曹麗云;費杰;李翠艷;孔新剛;王程;盧靖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41/80 | 分類號: | C04B41/80;C04B35/8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208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超聲 紫外 低溫 改性 復合材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C/C復合材料的改性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能夠提高C/C復合材料在低溫階段的抗氧化性能的微波-超聲-紫外法低溫改性C/C復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C/C復合材料具有其它結(jié)構(gòu)材料無法比擬的力學性能和高溫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其他的民用領域。C/C復合材料在370℃左右的有氧環(huán)境中開始氧化,隨著溫度的升高,氧化速率迅速加快,材料的性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從而限制了C/C復合材料的應用,因此C/C復合材料的抗氧化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目前,碳碳復合材料的抗氧化途徑主要有兩種:(1)表面涂層技術,通過在碳碳復合材料表面制備合成耐高溫抗氧化涂層,防止C/C復合材料與氧氣接觸,并阻止氧氣在材料內(nèi)部擴散,從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提高C/C復合材料的性能。(2)基體改性,即對C/C復合材料的碳纖維和碳基體進行改性處理,通過一定的工藝添加各種抗氧化劑,使其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雖然基體改性發(fā)展的比較早,但仍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阻氧成分的引入會導致C/C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熱學性能的下降;另一方面,在高溫下,阻氧成分的化合物容易揮發(fā),從而導致保護失效,所以這種方法只限于在1000℃以下的抗氧化保護。綜上所述,對C/C復合材料進行基體改性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不影響材料性能的基礎上,提高材料的氧化防護能力和拓展C/C復合材料低溫應用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
到目前為止,傳統(tǒng)的改性方法主要有碳纖維改性法、液相浸漬法、添加劑法以及基體置換法等。碳纖維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碳纖維表面涂敷涂層。外敷涂層隔斷了氧氣與碳纖維的接觸,從而達到保護材料的目的。添加劑法,添加劑法是指通過共球磨或共沉淀等方法將氧化抑制劑或前驅(qū)體彌散到基體碳的前驅(qū)體中,從而在材料合成時共同成型為C/C復合材料。基體置換法,此方法被認為是傳統(tǒng)改性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材料加入到C/C復合材料中,利用各種方法(化學氣相反應法、浸滲法、反應熔滲法等等)使其置換部分或全部基體碳,形成多元基體材料,進而提高材料本身的抗氧化性能。液相浸漬技術,由于液相法具有流動性好、擴散快等優(yōu)點,因而被用來浸漬C/C復合材料。浸漬過程中,液相中的氧化抑制劑擴散滲入到材料內(nèi)部,填充C/C復合材料基體中許多氣孔和微裂紋等結(jié)構(gòu)缺陷,即使得氧化活性點減少,并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覆蓋層,降低氧化速率。
在新型的基體改性方法中,弭群首次采用微波水熱法對碳/碳基體進行改性,能使材料在700-800℃的抗氧化性能顯著提高。王妮娜等人采用了溶劑熱法對C/C復合材料基體進行抗氧化改性,利用該方法改性C/C復合材料時,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溶劑熱過程中形成的高溫、高壓超臨界環(huán)境下的流體具有很強的運送能力,將液相中的氧化抑制劑粒子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通過擴散、溶解和反應等物理化學作用運送到基體內(nèi)部,填充基體的孔隙,阻止氧與碳基體反應,保護整個C/C復合材料。溶膠-凝膠處理法也是近年來才出現(xiàn)的一種改性C/C復合材料的方法,將該方法與水熱法相結(jié)合,使溶膠-凝膠體系處于一種臨界溫度和壓力,通過壓力、擴散、溶解和反應等作用進入到碳/碳基體內(nèi)部,并填充碳/碳基體的孔隙,阻止氧與碳基體發(fā)生反應,保護整個C/C復合材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C/C復合材料的低溫抗氧化性的微波-超聲-紫外法低溫改性C/C復合材料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取飛機剎車片所用的2D-碳/碳復合材料清洗干凈后放入烘箱中烘干;
2)將分析純的硼酸三正丁脂和無水乙醇按1:(2-6)的體積比混合,并不斷攪拌,記為A;
3)將A與分析純的乙酸按(2-4):1的體積比混合,并不斷攪拌,形成溶膠前驅(qū)體,記為B;
4)再向B中加入B的質(zhì)量10%的ZrB2粉體,攪拌形成均勻的懸浮液C;
5)將懸浮液C倒入四頸圓底燒瓶中,并將2D-碳/碳復合材料置于懸浮液C中,將裝備好的四頸圓底燒瓶放入微波·紫外·超聲波三位一體合成萃取反應儀中固定好,采用鉑電阻測溫方式測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jīng)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721.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