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狀金球垂榆的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4641.7 | 申請日: | 2013-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8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玨;宋愷;閆榮;張躍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6 | 分類號: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狀 金球垂榆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觀賞樹木嫁接造型法,具體涉及一種樹狀榆樹二色二形造型的方法,屬于觀賞樹木造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代園林中,同一棵樹上開幾種顏色(品種)的花的樹木并不少見,而在同一棵樹上出于造型目的而嫁接不同形態的觀賞樹木卻又不曾見過。
一般榆樹品種垂枝榆或金葉榆,都是分別造型在園林中應用的。景觀單調,缺少奇特感。也不曾見過同一棵榆樹上生長著垂枝榆和金葉榆兩種顏色、兩種形態的奇特景觀造型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嶄新的園林樹木造型類型,使一棵樹狀榆樹上長有兩種顏色兩個形狀的奇特景觀。形成以金葉榆球為主景、以垂直榆為背景,垂枝榆垂平枝片烘托金葉榆球形,對比之下金球更加突出和強調。本文獻中稱之為“金球垂榆”造型樹。以提高園林樹木的觀賞性、藝術性和科技含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樹狀榆樹上長著兩種顏色兩種形狀的園林樹木新類型——“金球垂榆”奇特景觀樹,其制作方法是:
步驟一、砧木培養
4月用播種密植法(株行距6*6cm)培養細高的榆樹苗,第二年裸根移栽,株行距130*130cm,在樹干高度130cm處定干,加大肥水和養護管理,促進生長。
步驟二、高接換種
于7-8月用多芽長管套接法,選粗細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對長約5cm的垂枝榆接穗,擰笛套接在剝了5cm長樹皮的榆樹(砧木)枝條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剝皮5cm的榆樹枝條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無需捆扎和套袋。金葉榆接穗嫁接與此相同。完成高接換種過程。
步驟三、整形修剪
高接換種成活后,垂枝榆自然形成垂平的枝片,而金葉榆不斷向上生長,只要對其實行多次短截,就形成金葉榆半球形樹冠了。至此,樹狀二色二形榆樹造型奇特景觀——“金球垂榆”就打造出來了。
具體實施方法:
一、砧木培養
4月用榆錢采取播種密植法(株行距6*6cm)培養細高的榆樹苗,第二年裸根移栽,株行距130*130cm,在樹干高度130cm處定干,加大肥水和養護管理,促進生長。
二、高接換種
于7-8月用多芽長管套接法,選粗細相同的砧木和接穗,對長約5cm的垂枝榆接穗,擰笛套接在剝了5cm長樹皮的榆樹(砧木)枝條上,接穗套管一直套到剝皮5cm的榆樹枝條底端,使二者吻合即可,無需捆扎和套袋。金葉榆接穗嫁接與此相同。完成高接換種過程
三、整形修剪
高接換種成活后,垂枝榆自然長成垂平的枝片,而金葉榆不斷向上生長,只要對其實施多次短截,就塑造成金葉榆半球形樹冠了。至此,樹狀二色二形榆樹造型奇特景觀——“金球垂榆”就打造出來了。
實施例
2013年春,在北京林業大學職工宿舍樓間綠地里,對二年生的三株榆樹先實行定干(130cm),又實施了高接換頭,可望年底能初現端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64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散熱翅片沖床
- 下一篇:一種箱包的三維立體噴涂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