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熱耐蝕鎳合金鋼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4104.2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6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三志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12 | 分類號: | C22C38/12;C22C38/16;C21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熱 鎳合金 鋼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煉業,特別是涉及在鎂熱生產海綿鈦的反應器中使用的摻雜有鉻、鎳和錳的耐蝕鋼。
背景技術
提高在鎂熱生產海綿鈦中使用的反應器(蒸餾罐(retort))的耐久性一直是個難題,目前此類反應器的平均耐久性為約30個生產循環。蒸餾罐的這樣的耐久性是通過嚴格的操作條件來定義的:當其外表面處于由還原爐和分離爐內的空氣組成的高溫氣質氣氛(1000℃-1020℃)中時,其內表面處于氯化鎂(MgC12)和金屬鎂(Mg)熔體、液態和氣態四氯化鈦(TiC14)以及低級氯化鈦的高溫(800℃-1000℃)中。另外,直徑為1500mm的蒸餾罐需承載4-8噸力的機械載荷。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腐蝕對壁的磨損以及由于其塑性變形使蒸餾罐伸長,需要廢棄這些蒸餾罐。根據所得的數據,在12X18H10T鋼制備的蒸餾罐的使用壽命內,底部的磨損為4-8mm,伸長為150-200mm,這一事實證明已知鋼在上述應用中的耐蝕耐熱性不佳。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熱耐蝕鎳合金鋼坯,通過加入鎳和鉬,產生頸縮、球化;一次碳化物及二次碳化物尺寸、形態、數量的改變,提高了含鎳海綿鐵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耐熱耐蝕鎳合金鋼坯,其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組分(以wt.%表示):Ni8-30,Mo10-30,Si≤0.5,C≤0.5,Cu≤0.1,P≤0.03,S≤0.03,余量為鐵。
本發明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上述組份為原料,按照100:5~15的重量比與煤焦粉混合后,裝入擠壓機中擠壓成型,制成粗坯;
在擠壓成型制粗坯前,還可以在原料中加入不超過原料總重量50%的不銹鋼切割渣,并混合均勻,共同擠壓成粗坯;用于將原料擠壓成型的擠壓機壓力為0.1~5t,根據原料中配料比例的不同,擠壓壓力相應作適應性調整;
2)、將制成的粗坯裝入還原罐中,再加入占粗坯重量15~30%的還原劑。其中所述的還原劑是由煤焦粉與脫硫劑按照3~6: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脫硫劑可以采用石灰石或者白云石;
3)、把裝好的還原罐一齊帶入冶煉窯中,升溫至1000~1500℃,恒溫焙燒,把裝好的還原罐一齊帶入冶煉窯中,升溫至1000~1500℃,恒溫焙燒經對上述產品的成分試驗分析,含有TFe?56.27%,Ni?5.36%,Cr?7.43%,S?0.28%,P?0.15%,C?0.22%,即得本發明。
本發明制成的鎳合金鋼坯,TFe含量提高到80%以上,Ni含量提高到8%左右。
具體實施方式
耐熱耐蝕鎳合金鋼坯,由其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組分(以wt.%表示):其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組分(以wt.%表示):Ni8-30,Mo10-30,Si≤0.5,C≤0.5,Cu≤0.1,P≤0.03,S≤0.03,余量為鐵。
本發明耐熱耐蝕鎳合金鋼坯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上述組份為原料,按照100:5~15的重量比與煤焦粉混合后,裝入擠壓機中擠壓成型,制成粗坯;在擠壓成型制粗坯前,還可以在原料中加入不超過原料總重量50%的不銹鋼切割渣,并混合均勻,共同擠壓成粗坯;用于將原料擠壓成型的擠壓機壓力為0.1~5t,根據原料中配料比例的不同,擠壓壓力相應作適應性調整。
2、將制成的粗坯裝入還原罐中,再加入占粗坯重量15~30%的還原劑。其中所述的還原劑是由煤焦粉與脫硫劑按照3~6: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脫硫劑可以采用石灰石或者白云石。
3、把裝好的還原罐一齊帶入冶煉窯中,升溫至1000~1500℃,恒溫焙燒,把裝好的還原罐一齊帶入冶煉窯中,升溫至1000~1500℃,恒溫焙燒????經對上述產品的成分試驗分析,含有TFe?56.27%,Ni?5.36%,Cr?7.43%,S?0.28%,P?0.15%,C?0.22%,即得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三志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三志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1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