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光圈的控制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44065.6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43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濤;李健璋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5 | 分類號: | H04N5/23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陳蕾;許偉群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光圈 控制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圈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光圈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攝像機鏡頭的自動光圈用于通過調整鏡頭中光圈葉片間小孔的大小來控制進光量,從而實現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得到曝光適度的影像。
目前,比較常用的自動光圈控制方法主要為直流驅動方法,通過控制輸出直流驅動電壓的大小來控制自動光圈的打開和閉合。具體的,現有直流驅動方法可以包括:預先設定初始驅動電壓值,通過采集圖像Y/C分量數據,計算當前亮度與目標亮度之間的差值,根據該亮度差值計算得到所需的直流驅動電壓,調整自動光圈的打開與閉合。
但是,現有的自動光圈控制方法的缺點在于:目前市面上帶自動光圈的鏡頭種類很多,各個型號與品牌的自動光圈鏡頭的直流驅動電壓、光圈的線圈阻尼系數、光圈葉片的慣性系數等參數存在差異。現有技術的方法很難實現對不同型號與品牌的自動光圈鏡頭的自動校準,往往需要人為參與光圈控制參數的校準。由此使得,對自動光圈的校準所需時間較長、投入人力成本較大。
同時,由于光圈驅動控制電路自身容易受外界環境溫度、器件特性差異、光圈阻尼變化等因素影響,導致光圈的直流驅動電壓發生靜態偏移和動態漂移,并進而導致在出廠時設置的人工校準參數失效,使得控制精度下降。但是,現有技術的方法并不能解決上述光圈驅動控制電路的靜態偏移和動態漂移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光圈的控制方法及系統,能夠實現對自動光圈鏡頭的自動校準,降低時間、人力成本;同時還能解決光圈驅動控制電路的靜態偏移和動態漂移的問題,提高光圈的控制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自動光圈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設置自動光圈的目標亮度值;
采集當前時刻的圖像,計算得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
比較所述目標亮度值和所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得到二者的差值作為當前時刻亮度差值;
比較所述當前時刻亮度差值的絕對值與預設的亮度差閾值的關系,判斷當前時刻所述自動光圈的狀態,采用相應的PID算法計算當前時刻的直流控制電壓;
根據計算得到的直流控制電壓,調整所述自動光圈動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計算得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包括:
采樣當前時刻采集的圖像中每個像素的亮度值,采用下式計算所述圖像中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
其中,Yt為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Yij為當前時刻采集的圖像中每個像素的亮度值;m為所述圖像橫向包括的像素個數,n為所述圖像縱向包括的像素個數;n、m均為自然數。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計算得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包括:
采樣當前時刻采集的圖像中每個像素的亮度值,選擇所述圖像的中心區域,采用下式計算所述圖像的中心區域包括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當前時刻采集圖像的亮度值Y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40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