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絲錐溝槽半自動磨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3472.5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2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顯德;杜國寧;趙前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陵川工具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02 | 分類號: | B24B19/02;B24B53/08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8304***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絲錐 溝槽 半自動 磨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種絲錐溝槽半自動磨削方法,屬于絲錐溝槽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絲錐磨溝時,砂輪形狀用砂輪石手工修整,砂輪形狀和標準要求的溝槽形狀一致性差,絲錐前角無法保證,一支絲錐四個牙瓣前角的一致性差,絲錐前角誤差大,超出了GB3464.3-94要求的規定值,造成加工好的絲錐產品質量低下,切削性能差,并且在加工過程中要求的輔助時間長,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絲錐溝槽半自動磨削方法,用該方法加工出的絲錐產品質量好,切削性能好,并且在加工過程中要求的輔助時間短,工作效率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絲錐溝槽半自動磨削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根據絲錐溝槽的形狀尺寸,利用制圖軟件設計出靠模的形狀;
第二步:利用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加工出所述第一步設計好的絲錐溝槽形狀的靠模;
第三步:將所述第二步中加工好的靠模固定在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上,位于靠模內側的金剛筆在液壓馬達的驅動下,根據靠模的曲線軌跡修整砂輪,從而達到絲錐溝槽所需的砂輪形狀;
第四步:操縱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用所述第三步中加工好的砂輪對絲錐進行溝槽加工;
第五步:將所述第四步中加工好的絲錐從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上拿下來,進行下一個絲錐的加工;
第六步:重復第五步,直至砂輪磨損失效。
所述驅動金剛筆運動的液壓馬達由電腦控制。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絲錐溝槽的磨削由金剛筆在靠模的圓周曲線上運動,從而修整出和靠模圓周曲線成比例的砂輪形狀,在磨削加工中,保證絲錐四個溝槽的一致性,達到國標GB3464.3-94規定的范圍,溝槽牙寬尺寸等分,有力保證前角一致,并在尺寸公差的要求范圍內,保證了絲錐的切削性能,大大提高產品質量,并且一人可操作多臺車床,從而降低輔助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絲錐磨溝靠模運動的示意圖;
圖中,1為靠模、2為金剛筆、3為砂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絲錐溝槽半自動磨削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根據絲錐溝槽的形狀尺寸,利用制圖軟件設計出靠模1的形狀;
第二步:利用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加工出所述第一步設計好的絲錐溝槽形狀的靠模1;
第三步:將所述第二步中加工好的靠模1固定在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上,位于靠模1內側的金剛筆2在液壓馬達的驅動下,根據靠模1的曲線軌跡修整砂輪3,從而達到絲錐溝槽所需的砂輪形狀;
第四步:操縱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用所述第三步中加工好的砂輪3對絲錐進行溝槽加工;
第五步:將所述第四步中加工好的絲錐從半自動絲錐磨溝機床上拿下來,進行下一個絲錐的加工;
第六步:重復第五步,直至砂輪3磨損失效。
所述驅動金剛筆2運動的液壓馬達由電腦控制。
本發明中砂輪3磨損失效后,需重新加工新的砂輪3,以滿足連續生產。
本發明中絲錐溝槽的磨削由金剛筆2在靠模1的圓周曲線上運動,從而修整出和靠模1圓周曲線成比例的砂輪3形狀,在磨削加工中,保證絲錐四個溝槽的一致性,達到國標GB3464.3-94規定的范圍,溝槽牙寬尺寸等分,有力保證前角一致,并在尺寸公差的要求范圍內,保證了絲錐的切削性能,大大提高產品質量,并且一人可操作多臺車床,從而降低輔助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陵川工具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省陵川工具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34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金剛石滾筒
- 下一篇:一種修磨管材內表面氧化鐵皮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