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深度包檢測技術進行P2P網絡識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3431.6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43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蘇長君;鄭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思普崚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26;H04L12/8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深度 檢測 技術 進行 p2p 網絡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利用DPI技術進行P2P網絡識別的方法,包括:
步驟202、對待識別網絡進行測量,得到參與該網絡的主機的拓撲范圍值,該拓撲范圍值為參與所述網絡中數據交互的主機的最大拓撲距離;
步驟204、判斷該拓撲范圍值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一閾值,若是,則進入步驟206,若否,則進入步驟210;
步驟206、所述待識別網絡中的主機接收報文,對報文進行DPI處理,掃描其中的文本,進行模式匹配,使用由正則表達式構成的狀態機,將接收到的文本中的內容和狀態機中的模式相比較,確定接收到的報文的模式;
步驟208、若識別出該報文為P2P報文,則上報該網絡為P2P網絡,進入步驟214;若非P2P報文則不進行上報,進入步驟214;
步驟210、統計一段時間內主機的輸入數據量和輸出數據量,獲得所述輸入數據量和輸出數據量的比值;
步驟212、若所述比值小于第二閾值,則進入步驟206;否則,不上報該網絡為P2P網絡,進入步驟214;
步驟214、流量識別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拓撲范圍值具體為:
步驟2021、以任意一個主機為起點,標明該主機范圍值為0,以該主機為當前主機;
步驟2022、獲取當前主機的范圍值,若其他未標明范圍值的主機發送數據到當前主機,則標明該主機的范圍值為當前主機范圍值減一;若其他未標明范圍值的主機從當前主機接收數據,則標明該主機的范圍值為當前主機范圍值加一;
步驟2023、跳轉到任意與當前主機有連接關系且已標明范圍值的主機,以該主機為當前主機,重復步驟2022,直到所有主機均標明范圍值為止;
步驟2024、將所有主機中最大的范圍值減去最小的范圍值,所得的差即為所述拓撲范圍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思普崚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思普崚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343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